至此处,朱由校终于决定向这位与他有过肌肤之亲的皇后吐露心声。
“皇后可知.”
“朕要的不是什么万国来朝的虚名,也不是史书上圣君的谀词。”
“朕要的是百姓春有桑麻可织,秋有稻谷满仓;老者能安享晚年,幼者能入塾读书;丈夫不必卖妻鬻子,妇人不必易面而食!”
“朕要重现洪武、永乐时期我大明的风采!甚至胜过他们!”
他握住张嫣的柔荑,目光如炬:
“如今我大明积弊已深,若一味因循这些陈规旧制,只会让江山社稷愈发沉疴难起。有些规矩.是时候该打破了。”
“嫣儿,你可愿与朕做一对名垂青史的帝后,携手挽大明于狂澜?”
这番话如惊雷般在张嫣心头炸响。
她只觉胸口发紧,心跳快得几乎要跃出胸腔。
她的皇帝陛下所思所想的,不是声色犬马,而是江山社稷!
“陛下.”
她朱唇轻颤,眼中泛起盈盈泪光。
这一刻,那些自幼熟读的《女诫》《内训》统统被抛到九霄云外。
她猛地扑进朱由校怀中,玉臂紧紧环住他精壮的腰身:
“臣妾定当学着做个好皇后,绝不做陛下的绊脚石!”
两具年轻的身体紧密相贴,昨夜的缠绵是肉体的交融,此刻却是灵魂的共鸣。
朱由校感受着怀中人儿的颤抖,在她光洁的额头上落下一吻:
“朕拭目以待。”
朱由校轻轻抚过张嫣如瀑的青丝,在她耳边低语:
“就从今日开始——朕要你陪着朕,一起改写大明的命运。”
张嫣已然动情,若非现在不合时宜,否则便是撑着稍稍不适的身体,都要和面前这个偷心男人大战三百回合。
而在给皇后灌注完满腔热血后,殿外适时响起了第二遍太监的唱报声:
“天光将明,请圣恭安!”
事情都办得差不多了。
朱由校这才清了清嗓子,对着殿外朗声道:“朕安,入殿伺候罢!”
话音未落,早已在殿外恭候多时的宫女们如潮水般涌入。
她们训练有素地分成两列,一队捧着龙袍冠冕侍奉皇帝,一队捧着凤冠霞帔伺候皇后。
鎏金铜盆中的温水蒸腾着袅袅热气,浸了玫瑰露的丝帕轻轻拭过帝后二人的面容。
待更衣洗漱完毕,朱由校执起张嫣的手掌,二人并肩踏出坤宁宫东暖阁。
才出阁门,就见三个熟悉的身影齐刷刷跪伏在丹墀之下。
正是司礼监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