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好猫!
朱由校的目光在密册上缓缓下移,指尖轻点纸页,继续阅览。
第二件事,是关于辽东的。
辽东战事已起,边关烽火连天,建州女真虎视眈眈,局势刻不容缓。
朝廷上下不敢懈怠,六部官员日夜奔走,调集粮草辎重、火炮火药,战马兵甲,一车车军需物资如长龙般向辽东疾驰而去。
然而,国难当前,竟仍有宵小之徒胆大包天,妄图从中渔利。
户部一名主事勾结地方官吏,克扣军粮,中饱私囊;兵部一名郎中暗中倒卖军械,牟取暴利。
锦衣卫雷厉风行,不过一日,便将涉案之人悉数缉拿。
三司会审速度飞快,三日之内便定罪,定罪后一日,犯官便押赴刑场,枭首示众。
血淋淋的人头高悬城门,震慑百官:辽东之事,乃国之根本,谁敢伸手,谁就得死!
“辽东之事,确要严刑,谁敢贪墨辽东的钱,吸辽东的血,朕便要杀谁!”
朱由校眸色深沉,指尖微微用力,捏皱了密册一角。
辽东若失,则京师门户洞开,建州铁骑长驱直入,届时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大明百年基业恐将毁于一旦。
他绝不容许任何人在这条红线上肆意妄为。
密册翻至下一页,朱由校的视线落在“清丈田亩”四字上。
洪承畴奉旨清查顺天府田亩,短短数月,成效显著。
加上朱承宗,数日之内,成果更丰。
简报详列二人所行之事:大兴县作为试点,清丈彻底,竟多出十万亩隐田。
洪承畴估计,顺天府全境清丈后,新增田亩必达百万之数。
若此法推行至北直隶各府县,朝廷所能掌控的田亩,怕是要以千万计。
然而,朱由校并未因此欣喜。
他深知,清丈田亩触及豪强利益,阻力重重。
果不其然,阻力来了。
密报中详细列举了朱承宗的诸多恶行,其手段之酷烈,行事之狠辣,令人触目惊心:
他借清丈田亩之名,行暴虐敛财之实。
地方士绅稍有不从,轻则鞭笞杖责,重则抄家灭族。
更有甚者,他竟纵容手下爪牙凌辱妇孺,将清丈之事变成一场对百姓的肆意欺压。
有探子称,某县一乡绅因抗拒清丈,全家男丁被当场斩杀,女眷则被强行掳走,受尽屈辱。
朱承宗非但不加制止,反而以此为乐,甚至亲临刑场,目睹酷刑,面露狞笑。
此外,他更借机大肆侵吞田产。
凡清丈所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