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继位以来,言必行,行必果,绝无李成梁之时的诓骗之举。双方可先以互市为始,增进信任,待时机成熟,再议更深盟约。”
张经世闻言,略一沉吟,拱手道:“陛下圣明!如此安排,既不损我大明威严,又可试探林丹汗诚意。臣定当将圣意如实传达。”
朱由校微微颔首,又道:“互市地点可设于大同或宣府、辽东,由太仆寺与边军严加监管,以防奸商舞弊,亦防建虏细作混入。若林丹汗真心结盟,便该约束部众,不得侵扰边民,否则互市即刻中止。”
张经世肃然道:“臣明白,必与贵英恰言明利害。”
朱由校目光转向校场,见勋贵营军阵森严,嘴角微扬:“告诉他,我大明如今兵强马壮,不惧任何威胁,但亦愿与诚心者共谋太平。若林丹汗识时务,便该珍惜此次机会。”
张经世起身行礼:“臣告退,即刻去办。”
现阶段,要和林丹汗一次性达成所有条约,那是不现实的。
从经济开始,再到军事,循序渐进。
到了一定程度,甚至双方可以互相出兵支援。
总之,林丹汗还是要扶持的,若是坐等其被建奴消灭,那大明在辽东的压力,要增强倍许不止。
但扶持也要有个度,不能被空手套白狼了。
大明虽愿以钱粮助其抗虏,却非前宋岁币纳贡之局,断不容其恃宠而骄、得寸进尺!
正好如今大明缺马,如果能从林丹汗手中换来几万匹战马,倒可以解一解燃眉之急。
毕竟整顿太仆寺马政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即便各项章程悉数落实,战马繁育也需数年光景方能见效。
然眼下九边军情如火,建虏铁骑虎视眈眈,大明最缺的便是能即刻驰骋疆场的精锐铁骑。
张经世离去之后,司礼监秉笔太监王体乾又过来拜见了。
“奴婢王体乾,拜见皇爷。”
朱由校微微颔首,目光仍落在校场中操练的军阵上,口中却问道:“王体乾,朕前些日子交代你重开西缉事厂的事,准备得如何了?”
侍立一旁的王体乾当即躬身,低声道:“回皇爷,奴婢已在锦衣卫和东厂中物色了一批精明强干的人物,都是办事老练、忠心可靠的。如今万事俱备,只待皇爷下旨,便可重启西缉事厂。”
朱由校嘴角微扬,淡淡道:“好。此事宜早不宜迟,明日你便拟一道密旨,先以查缉边镇军情为由,暗中重启西厂。记住,人选务必谨慎,朕要的是能办事的,而非只会阿谀逢迎的废物。”
王体乾连忙应道:“奴婢明白,定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