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央六部衙署集中分布于承天门以南的千步廊两侧,形成严格的方位规制:东侧为吏部、户部、礼部三大文职衙署,西侧则列置兵部、刑部、工部等实务衙门。
值此之际。
新任兵部武库清吏司郎中徐光启初履新职,正迈入位于千步廊西侧的兵部衙署。
当他身着崭新绯色官袍、腰悬御赐玉带,首次跨入兵部值房门槛时,署内诸官早已肃立相迎。
众人齐整躬身,声如洪钟:“恭贺徐郎中荣膺新职,总掌火器革新!”
徐光启连忙还礼,神色谦逊:“诸位同僚抬爱,光启愧不敢当。此番全赖陛下圣明,工部匠人协力,方能铸就红夷大炮之威。”
兵部左侍郎张经世上前一步,抚须笑道:“徐郎中过谦了!前几日校场炮震四夷,连蒙古使者都面如土色。此等功绩,实乃我兵部数十年来未有之荣光!”
徐光启身受圣恩,在春狩这种大场面上被皇帝夸赞,朝局的人早已经将徐光启看做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了。
哪怕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兵部郎中,作为如今兵部的二把手,张经世都不敢小瞧了他,在他履职的第一日,让兵部官员前来相迎。
“左堂大人如此夸赞,着实折煞下官了。”
“你我共事兵部,不必如此,当勠力同心。”
张经世捋须侧身,向徐光启引见道:“徐郎中既掌武库司,当先识我兵部四司同僚。”
遂抬手示意:“这位是职方清吏司郎中邢玠邢郎中,掌疆域舆图、边关防务,昔年乃经略朝鲜抗倭之老臣,如今虽年近六旬,仍精神矍铄,目光如炬。”
“见过邢郎中。”徐光启对着邢玠行了一礼。
邢玠抚着白须,点了点头,还礼道:“见过徐郎中。”
他态度并无谄媚之色,甚至眼底,还有些鄙夷。
幸进之臣,里通外夷之辈,竟与他同列?
对于邢玠的冷淡态度,徐光启见怪不怪。
张经世继续介绍。
“这位是武选清吏司郎中汪泗论汪郎中,司武将铨选、袭替功赏。”
“见过汪郎中!”徐光启礼节无可挑剔。
汪泗论面色带笑,说道:“徐郎中客气了,你我之后在兵部共事,以后多多指教。”
这位郎中,对徐光启的态度,就要好上许多。
接下来,张经世陆陆续续介绍了兵部衙门的其余官员。
言罢,张经世又引徐光启入武库司内厅,指认属官:
“这几位分别是武库清吏司员外郎何廷枢、主事宋献、司库大使赵士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