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差。
一个个痛骂皇帝不尊祖制,性情跳脱,就差昏君暴君糊脸了。
但在袁可立心中,却不是如此想的。
国家危难如此,若还遵循祖制,那就完了。
非常之时,要用非常之法。
陛下如此励精图治,是大明朝难得的明君、圣君。
那些腐儒还不满足,换一个他们满意的皇帝上位,恐怕大明朝直接就完了!
不过,整顿京营,袁可立虽然很感兴趣,但此事他却不敢贸然答应。
“臣才疏学浅,恐难堪重任。”
袁可立直接拒绝。
朱由校却说道:“论起能力来说,北京城中超过爱卿的,不过一掌之数,若是袁卿都不能担此重任,又有谁能够担此重任呢?”
袁可立眉头微皱,将他的担忧告诉皇帝:“陛下容禀,协理京营戎政,一般为兵部侍郎兼任,臣不过是太仆寺少卿,按大明祖制,没有资格担此重任。”
朱由校知晓,袁可立所言不虚,协理京营之事,通常由兵部侍郎专职协理,称‘协理京营戎政侍郎’。
但这只是通常而已。
“都察院御史,似乎也有协理京营之权,可是?”
袁可立点了点头,说道:“都察院御史,有监督京营之权。”
协理与监督,不是一回事。
朱由校很明显知晓其中的门道。
他轻笑一声,说道:“以袁卿的才能,朕破格加个兵部侍郎衔,又能如何?”
袁可立闻言,当即跪伏在地,说道:
“陛下对臣的荣宠,超过了规制,臣被启用时,区区尚宝司少卿,不过是正五品官,旬月未到,寸功未立,陛下便擢臣为正四品的太仆寺少卿,如今还要加封正三品的兵部侍郎,臣惶恐,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说实在话的,袁可立有些慌了。
他对于自己得到皇帝重用,其实也挺纳闷的。
他自己确实有军事才能,但是陛下怎么知道他有此等才能,并且还会信他有这个能力的?
朱由校当然不会告诉,我是穿越回来的。
皇帝毫无慌乱,面带笑意的说道
“袁卿之才,朕知,天下也将皆知,你受了此任便是。”
袁可立顿首道:“破格提拔为幸进,臣不怕流言蜚语,但怕科道之中有人上谏,弹劾臣躐等超迁,坏祖宗法度。提拔臣只会给陛下徒增烦扰。况且,侍郎乃九卿之亚,非积劳不可轻授。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朱由校轻笑一声说道:“世宗之时,杨博时任太仆寺少卿,亦被直接任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