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民请命!记住,这不是简单的闹事,而是匡扶正义、名垂千古的壮举!”
王纪的一番话,让赵明远、陈子瑜、郑世襄三人热血沸腾。
赵明远当即说道:“学生便去告诉国子监的其他监生,请命一道上书,废除皇明日报!”
孙玮在这个时候适时提醒,问道:“光靠国子监的监生恐怕不够,你们可认识进京赶考的那些考生?”
陈子瑜向前迈一步,说道:“先生,学生认识不少人,这些从全国各地前来京师参加会试,结果因为会试被拖延推迟,不少落魄举子用尽了盘缠,住法源寺、白云观,靠抄经换食,此刻正愤懑。
若我等将会试推迟的罪过,安在司礼监的头上,告诉他们,只要打倒了司礼监的几个阉狗,陛下便可提前会试,这些人,必定能够为我等驱驰。”
泰昌元年,新帝驾崩,会试延期,甚至到了今日,会试的日期还没定下来。
居京城,大不易。
滞留京城的举子们许多陷入困境。
这些寒窗苦读的士子本就靠着家中筹措的有限盘缠赴京赶考,有的人家境并不丰裕,本就是计算好日子花盘缠的。
如今科举无期,许多人已耗尽银钱,连客栈的房钱都难以支付。
有些举子不得不变卖随身书籍、笔墨,甚至典当冬衣;更困顿者只能挤在破庙、会馆通铺,靠同乡接济度日。
他们既不甘心就此返乡,又无力长期滞留,每日在贡院外徘徊打听消息,心中焦灼却无可奈何。
这些人,现在是最容易利用的。
孙玮颇有异色的看了此人一眼,眼中满是赞赏之色。
这陈子瑜年纪不大,却已经有面红心黑的本事。
此人将来必有一番成就!
“善!”
王纪听完陈子瑜所语,说道:“这是一千两银票,你们拿去支用,不够再来拿,此事办成,来年会试,若我做上主考官,未必不能.”
这个东林大儒从衣袖间拿出一张江南钱庄的银票,而欲言又止的话语,让三个国子监的监生呼吸急促。
这是无声的提醒。
“先生放心,此事,我等定然办好!”
三人被打了鸡血,斗志昂扬,当即出了密室
陈子瑜对着赵明远、郑世襄两人说道:“你们去国子监明伦堂,将监生们都动员起来,我去寻那些进京赶考的举子考生。”
赵明远、郑世襄两人当即点头,说道:“锦衣卫耳目太多,我们的动作要快,不然,恐怕功亏一篑!”
陈子瑜重重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