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诏狱。
在锦衣卫有意无意的动作下,整个北京城的百姓都知道,他们英明神武的皇帝,又开始抓贪官了。
对此,街巷的百姓那是拍手称快:
“老天开眼啊!”
粮铺的掌柜拍着算盘,指着街上押过的囚车,眼中有着压抑已久而释放的快意。
“这帮喝兵血的蛀虫,连阵亡将士的抚恤银都敢贪!前年我侄儿战死辽东,领到的安家费还不够买口薄棺!”
茶楼里说书先生把醒木一摔:“列位瞧见没?戚将军的兵刚才从永定门押过去一溜勋贵家奴!”
“这可比《包公案》还解气!”
下首的听客拍手称快,笑着说道:“那些个千户,平日里一副人上人的模样,今日,浑身赤裸,丢尽脸面,小小勋贵,可笑可笑!”
绸缎庄的伙计抱着布匹嗤笑:“这些蠹虫早该整治了!去年京营那群爷来店里强赊账,说是‘剿匪军需’,转头就当了银子逛窑子!”
“我呸!”
他朝地上啐了一口,恶狠狠的骂道:“活该挨千刀!”
城中百姓,对这些京营的大头兵,早有积怨。
几个挑粪工歇在胡同口,黑瘦的脸上咧开笑:“听说皇上要补足兵额咧!俺们村后生要是能选上,实打实领月饷!定远侯在京郊募兵,得赶紧让子侄儿前去报名,说不定就选上了呢!”
旁边卖炊饼的老汉插嘴:“可算有个明白人坐龙庭了,那帮勋贵家的崽子,连操练都让佃户顶替,简直就是畜牲!”
大明的百姓其实都很简单,他们相信眼见为实。
如今皇帝大肆拿人,拿的还是平日里在北京城作威作福的那些‘人上人’。
一瞬间,便让他们感觉到了北京城的变化,感受到了大明皇帝的欲澄清玉宇的决心。
咱们的这个陛下,当真是为民着想的好陛下啊!
而趁这个时候,朱由校也发动他掌握的舆论机器。
茶馆酒肆的说书人,便又有新的说书故事了。
且听
大明帝君整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