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令人心惊的是,戚金率领的五百戚家军如铁壁般压了过来,他们甲胄鲜明,长枪如林,步伐整齐划一,瞬间将整个内教场围得水泄不通。
那些原本懒散的武骧左卫兵卒顿时噤若寒蝉,几个地痞缩着脖子往人堆里钻,连千户们也绷紧了脊背。
兵部和户部的官员迅速在将台下摆开案牍,账簿、名册摊了一桌,笔砚朱印齐备。
都察院的御史冷眼扫视全场,手中捧着弹劾奏章的副本。
魏忠贤缓步登台,雪粒落在他肩头,却掩不住那股逼人的威势。
他眯眼看向三位千户,嗓音尖细却不容置疑:“陛下有旨!”
三个千户十分紧张。
听到魏忠贤尖利的声音,三人下意识便跪伏而下。
魏忠贤瞥了一眼前排的三个千户,缓缓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闻武骧左卫兵员虚浮、军械不整、粮饷亏空,着即严查整顿。
今以内操校阅为名,召前、左、后三所官兵至西苑内教场,由兵部、户部、都察院会同核查兵员实数、军械库存及历年粮饷支用。
千户马承光、毛国器、王应龙即刻率所部听候点验,不得隐匿延误。
倘有欺瞒克扣之情,依律重处。
钦此。”
话说完,魏忠贤将圣旨收下,笑着说道:“三位千户,今日,咱家奉旨查点武骧左卫兵员、军械、粮饷,还望各位好生配合。”
马承光接过圣旨,却是感觉这圣旨有千斤重。
“臣一定配合。”
“那就好。”
魏忠贤阴恻恻一笑,一挥手,说道:“一步步来,先按照万历四十四年黄册,先点一下武骧左卫的兵员人数。”
明代京营(包括四卫营)的军籍管理遵循定期核查制度,通常每三年一次‘军伍清勾’,由兵部主持。
但实际执行常因官僚懈怠而拖延。
军伍清勾离如今比较近的有两次。
一是万历三十六年,因京营腐败严重,御史孙居相奏请清查占役、虚冒兵额,神宗命兵部核查,四卫营作为京营组成部分,也被纳入此次审查。
二是万历四十四年,兵科给事中赵兴邦奏报京营缺额问题,再次引发局部核查。
一箱箱的黄册拿出来,三个千户慌了,那些被雇佣而来充人数的地痞流氓也慌了。
毛国器眼珠狂转,要抓住一切的救命稻草,对着一边扶刀侍立的戚金说道:“老将军,可还记得属下?”
毛国器是戚家军出身的,因为战功得了武骧左卫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