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人三才。
簋、簠、笾、豆等青铜礼器盛放五谷、酒醴;玉璧、金册象征皇权传承,皆摆放其间。
朱由校服斩衰头戴素冠,率百官素服跪拜。
行初献、亚献、终献三礼,依次献酒。
这个时候,乾清宫外,啼哭声不断。
有人是演的,有人却是真的怀念朱常洛。
尤其是身上背着弹劾奏章的臣子,恨不得朱常洛当场从龙棺中跳出来。
学那堡宗,叫门将权力夺回去。
官员们涕泗横流,声嘶力竭。
这如丧考妣的模样,不是装的。
君不见周朝瑞等科臣,现在已经在诏狱吃着套餐了。
遣奠朱由校演练过,因此没有什么意外,三献礼成。
东阁大学士,兼领礼部尚书的韩爌,此时脸色阴沉,却也不得做主祭,此刻拿着告陵祭文,缓缓念道:
“维泰昌元年”
多加了这个告陵仪式,是因为朱常洛骤然崩逝,山陵还没有选定,如今选景泰旧陵,稍微改造一番,便做庆陵之用。
告陵之后,朱由校在大行皇帝梓宫之前,诵读祭文。
祭文内容追述朱常洛短暂功绩,如罢矿税、起用中正之臣等,以正名分。
之后,焚烧纸钱、龙袍、车马等冥器,象征供奉先帝,祭文副本焚化告天,正本存档太常寺,以示礼成。
如此,遣奠仪式终于结束。
翌日。
寅时三刻。
天尚未亮。
紫禁城乾清宫外,卤簿仪仗已经是准备好了:
龙旗12面、幡幢48对、金瓜斧钺16对、象辂1乘。
负责抬运梓宫、仪仗器物及沿途铺设黄绸道路的轮班役夫1.6万人,已在紫禁城中候着。
还有锦衣卫3000人、京营7000人护卫灵驾、维持秩序、震慑沿途流民。
锦衣卫持绣春刀、弓弩,负责梓宫近卫。
京营甲士持长枪、火铳,列队于灵驾两侧。
要么说皇帝丧葬之事花费多呢?
这些参礼者,按照规制,各有赏赐。
役夫:每人赏银1两、米3斗;
护军:加俸一月,赐酒肉;
官员:赐素帛10匹,羊1只。
大行皇帝丧葬之事精简之后,接近一半的花费,都在这里了。
停灵乾清宫,每日的花费数额也是巨大的,因缩减预算需要,这才着急发引,否则,礼部不至于让大行皇帝梓宫停灵时间这么短。
乾清宫大行皇帝梓宫面前,身着祭服的朱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