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争权夺势,谥庙之争(求追读~)
在朱常洛驾崩,到如今,已经过去了半个月,在这半个月里面,东林党人与方从哲浙党在关于皇帝谥号与庙号到底如何拟定,一直悬而未决,不断拉锯。
先是东林党御史上《请诛方从哲疏》,指控首辅方从哲“进药弑君”,要求严惩。
这个奏疏直接点燃党争,谥号争议升级为政治清算。
接着,礼部初拟谥“贞皇帝”,方从哲所在浙党提议拟谥“懿皇帝”。
贞”取《谥法解》“清白守节曰贞”,暗指朱常洛死于非命(红丸案),需追查首辅方从哲及御医李可灼的责任。
其政治意图便是要通过定性朱常洛为“被迫害的贤君”,将万历朝弊政(矿监税使、国本之争)归咎于齐楚浙党,为东林党夺权造势。
“懿”取“温和守成”,浙党的意图很明显,便是回避责任,维护方从哲等涉事官员。
浙党拟定的谥号,自然遭到东林党人的激烈反对。
弹劾奏疏如雨点般袭来,加之方从哲心虚,知晓自己确有不当之处,便不敢与东林党人硬顶,选择后退一步。
他在九月初六暗示翰林院修改为“贞安皇帝”。
“安”取“宽容不争”之意,弱化红丸案的政治敏感性,维护官僚集团稳定。
首辅方从哲及浙党官员多涉红丸案,若谥号直指“非正常死亡”,将引发大规模政治清洗。
于是,方从哲请求孙如游出马调和。
结果仍旧在六科中,被杨涟率领六科官员封驳。
而庙号,两派亦是争论不休。
东林党坚持“光宗”,“光”取“绍天明命,光复鸿业”之意,强调继承正统、拨乱反正。
这庙号和谥号是有联动的。
“贞”喻其坚守正道,庙号“光宗”则突出其历史地位,两者共同构建朱常洛“贤君蒙难”的形象,为东林党清算万历旧臣提供法理依据。
东林党人要争谥号,要争庙号,本质就是争权夺势,成为其执政合法性的历史背书。
而齐楚浙党提议庙号为“熹宗”,弱化朱常洛的历史作用,避免对万历旧政的全面否定波及自身利益。
若朱常洛被过度褒扬,万历朝既得利益集团(如矿监税使、边镇将领)将遭清洗,故齐楚浙党试图以温和庙号缓和矛盾。
东林党步步紧逼。
方从哲如今承受不住压力,要找皇帝帮忙来了。
“臣内阁首辅方从哲,恭请陛下圣躬万安!”
方从哲跪伏行拜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