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从哲心中天人交战,思虑良久,终于还是出班开口说话了。
“陛下英明神武,明察秋毫,决心整顿朝纲,实在是国家社稷的福气。但臣等仍不免忧心忡忡,冒昧献上愚忠:
《易经》上说:事物发展到极点就会变化,变化才能通达,通达方能长久。
如今官场积弊已深,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贪污腐败的风气,更是百年来难以根治的顽疾。如果突然下猛药整治,恐怕还没清除腐败,就先伤了国家的根基。
历史上宋神宗重用王安石变法,因为操之过急,导致天下动荡不安;汉武帝处死钩弋夫人,虽然消除了隐患,却让满朝文武胆战心惊。
这些历史教训清清楚楚,恳请陛下慎重考虑!”
皇帝对处理政事如此有热情,这是好事。
但万一此事做不成,若是做的不好,会不会打消皇帝处理朝政的积极性?
若是再出现万历之时二十年不朝的事情,那大明当真是要完了。
方从哲牵头说话,后面臣僚有些利益相关,或是心忧朝堂的,亦是上前开口劝阻。
“启奏陛下:如今辽东战火未平,陕西、河南一带又出现流寇作乱的苗头。如果此时大规模彻查官员,必定导致百官人心惶惶,政务陷入停滞。更怕有小人趁机诬陷忠良,使得好坏难分,反而动摇了国家的根基啊!”
“启奏陛下:宜以财制贪。增“养廉银”使官吏得俸足用,开“捐监例”导富户输银代罪,如此缓补亏空,徐清积弊。”
“启禀陛下:《尚书》上说:必须有所忍耐,才能成就大事。恳请陛下暂且收敛雷霆般的威严,多施恩泽。等到边疆战事稍缓、民生稍得恢复之时,再彻底查办贪腐,定能事半功倍!”
其中有些官员,虽然口称清廉,但自己清不清廉,自己最清楚。
当自己真有一头牛的时候,要不慌,那是不可能的。
然而天启皇帝朱由校却要做独夫,刚愎自用一次。
“朕意已决,众爱卿无须赘言!”
彻查贪腐自然会引发动乱。
然而对于如今的朱由校来说,乱才好。
他根基不显,乱中方才能够求变。
其实
所谓的反腐,当真是反腐吗?
无非是排除异己,安插亲信罢了。
这天底下,哪有不贪的官员。
铲除一批贪官,很快又会长出另外一批贪官。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只要不过分贪,只要不是庸官,无为之官,能将自己手底下的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