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选侍眼中蓄起泪水,显然又要开始博朱由校的同情了。
朱由校摆了摆手,说道:“那让徽媞多来罢,要什么吃用,就去找魏朝。”
李选侍点了点头,又话了些家长里短,但终究还是惧怕王才人的牌位,目的达成之后,便请告辞了。
只留下朱由校在慈庆宫西配殿中,对着生母王才人的牌位发呆。
李选侍出了西配殿之后,缓缓吐出一口气。
她转头看着朱由校的背影,眼中发现不了任何之前朱由校的痕迹。
心中似有明悟。
出了慈庆宫,李选侍坐在翟轿上面,由六名太监抬行。
身侧有侍奉的宫女4人、太监8人,执红纱灯、拂尘,夜行点灯。
这个排场,是贵妃排场。
但今日见了嗣君,又听说太子乳母客氏的下场之后,李选侍心中也有些后怕了。
“进忠。”
“奴婢在。”
李选侍的心腹太监李进忠赶忙到轿边候话。
当然,这个李进忠与如今司礼监随堂太监是完全不同的人。
“以后出行的排场,不必如此张扬了。”
李进忠愣了一下,马上说道:“奴婢遵命。”
此刻。
慈庆宫寝殿。
朱由校准备安歇了。
躺在床上,朱由校心中却是久久不能平静。
或许是因为明日就要登基为帝了。
但他心中却没有多少开心,反而有些迷茫。
正如他不知所措的来到这个世界上一般。
贼老天直接让他扛上了如此重担
拯救病入膏肓的晚明。
可他真的有这个能力吗?
大明存续两百五十年,积弊已重,税收体系近乎瓦解,土地兼并严重,藩王、士绅霸占全国耕地超40%,农民沦为佃户或流民,税基锐减。
商业税仅占财政收入10%(江南富商通过“投献”避税),国库依赖农业税,而农业因天灾减产。
万历后期起加征“辽饷”“剿饷”“练饷”,年赋税超2000万两,农民“拆屋卖子,饿殍载道”。
如今在北京城外,便聚集了数万,甚至更多的破产农民,以期贵人施粥活命。
卖儿卖女,易子而食的事情,随处可见。
不久前黄河决口,流民的数量便更多了。
此刻的大明就像是火药桶,一点,恐怕就能引起燎原之火。
似李自成之辈,在大明的土地之上,不知道有多少。
财政赤字失控,宁夏之役、播州之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