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可谓是‘众正盈朝’,何来弯弯绕绕之说?况且,母妃以为扣住儿臣,当真能够要挟群臣?”
外面那些臣子,当然不是什么好人。
但你西李的政治手腕哪里是那些臣子们的对手。
更不用说在宫中,东林党人还有王安这个内应。
李选侍以为藏住朱由校便能够和朝臣谈条件,却不想在那些朝臣根本不跟你谈条件,也顾不上君臣礼仪,历史上,在王安打开宫门之后,群臣一拥而入,翻遍乾清宫找到了朱由校。
找到人后这帮大臣也不管朱由校同意不同意,马上背起朱由校就往乾清宫外跑,强抱持以出。
在那个时候,他这个大明朝未来的皇帝,可有体面?
反而给了东林党人从龙之功,给其做大的机会。
“母妃始终是儿臣的母妃,这一点是不会变的,若母妃一意孤行,朝外百官不会答应,天下黎庶不会答应,儿臣,也不会答应。”
朱由校的声音很是轻柔,但听在李选侍耳中,却有如千钧重。
“你你,本宫看你是翅膀硬了。”
李选侍被气得嗔目切齿,抡起巴掌,便朝着朱由校扇去。
在慈庆宫时,她不知道打了朱由校多少次,每每以训诫的名头,而朱由校连躲都不敢。
然而此番,却有了意外。
朱由校手疾眼快,一把将李选侍的手抓住。
“好啊好啊!连母亲训诫也敢躲了,圣人孝道,难道你也忘了?”
以为扣得大帽子的李选侍对着左右吩咐道:“太子不尊孝道,速将其送入偏殿,罚抄《孝经》十遍!”
“我看谁敢!”
朱由校大喝一声,那些原本欲上前的太监宫娥见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停住脚步。
一个是未来的皇帝,一个是失去靠山的选侍。
皇宫之中都是人精,前世李选侍能扣住朱由校,占住乾清宫,也是pua了朱由校,让其不敢反抗而已。
但现在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
“我大明山陵崩,今乃是举国同悲之日,万望母妃三思而后行,册封皇贵妃之事,尚还在内阁未拟旨,母妃应该多思虑身后之事。”
语罢,朱由校将李选侍的手缓缓放下,然后后退一步,对其郑重行了一礼。
李选侍呆呆的看着朱由校,已经是六神无主了。
“王大伴,去慈庆宫。”
喝住了李选侍,朱由校心中并未放松。
因为他的对手,从来就不是李选侍,而是那些冠冕堂皇的衣冠禽兽们。
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