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到此时,王越仍旧把朱永当成外人。
随后在朱永的坚持下,王越把其他人屏退。
二人走到案桌前,此时的朱永并没有去观看舆图的意思,大概只是想跟王越进言两句。
“王军门,目前大军去路受阻,即便侥幸度过小黑河,过了大板升城也会再过大黑河。以目前我军装备的火炮,以羊皮筏子搭建的浮桥很难承受得住,要是鞑靼人半渡而击,我军就危险了。
“照这形势,我们必须得重新向北,翻越阴山。再往东,即是鞑靼人的神山翁观山所在,那里山势险峻,我们的重火力很难施展得开……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可还要执行先前的计划,继续向官山进兵?”
朱永问询。
王越解释道:“最初西北出现鞑靼来犯战报的地方,是在三边之地。但真正出兵草原,还是偏关或是大同更合适,甚至宣府也好过此地,毕竟鞑靼人的王庭向来都在东边!”
朱永好奇地问道:“所以……您认为,朝廷若是有意安排您覆灭草原势力,应该让您从大同出兵更好?”
这里朱永单独把大同给点出来,是因为现在张延龄就在大同。
“是。”
王越毫不客气地说道,“大同以北,出关塞不过一百里,就是猫儿庄,再从猫儿庄往北,就是威宁海,威宁海四周百里范围,都是鞑靼人逐草而居的沃野,也是草原各部族争夺的重点。所以,屯兵宣大,果断出击,一击必杀,才是最佳选择!”
朱永道:“但问题是……咱们是从河套之地出兵,千里迢迢的,是否不合时宜?
“眼下寒冬已至,之前我们在翻越阴山时就遭遇降雪,下到平原后雪就没了,但看这天气,预计要不了多久也会有降雪。等千里草原都覆盖上冰雪,将士们将会归心似箭,这仗就不好打了。”
王越叹息道:“我何尝不知当前困境?出兵河套,已让军中人困马乏,后来更是从河套出兵渡河,翻越阴山,全靠一口气撑着。
“若眼前的小黑河过不去,我们还得重新爬阴山,何其艰难?但问题是如今我部已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果大军铩羽而归,怎么跟朝廷交待?”
“我们根本无需跟朝廷交待什么。”
朱永耐心地劝解,“近年来,鞑靼人在我大明连续打击下,本就势弱,极少有犯边的情况。
“今年开边市后,尤其如此,草原各部全都涌到朝廷指定的地方,以物易物,大明商贾不费吹灰之力,就收获大批牛羊,还有各种皮制品。
“只是因为鞑靼内部战乱不休,才有部分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