峦道,“无端地让人笑话!”
李荣问道:“那……国丈爷究竟是怎么个意思?到底是筹措银子,还是说驳回王侍郎所请,让他维持原本的计划?还有……索性把他调回京城来?如今朝野议论纷纷,说王侍郎到延绥后,有点儿撒欢的意思,怕是没人能约束!”
张峦嘀咕道:“之前不是说让吾儿能管得了他吗?怎么也失控了?”
“张先生,您说什么?”
李荣听了个大概,却故作不懂。
张峦道:“没什么,得跟陛下说,他要的钱粮数目太多,朝廷不可能给!如果今年不能打,就让他退兵!
“又不是说非得今年一战定胜负,现在朝廷不正在等鞑靼人给回信吗?如果鞑靼人来朝见,接受归附的条件,或许这一仗还不用打了呢!”
李荣再问:“可咱家为何听说,如今徐阁老正在找人联名请奏,让陛下出兵教训一下鞑靼人……”
“是有这么回事。”
张峦道,“鞑靼人狼子野心不可信,我主张先给他们点儿教训,这样他们就算归附,也更有诚意一些。”
李荣脸上呈现出喜色:“如此便说得通了,让王侍郎在西北适当打一仗,开销定在二十万两白银左右,只要能取胜,给鞑靼人一些教训,让其诚心来归附,那一切就定下来。未必需要大举出兵!”
张峦道:“如果真是这样,用得了二十万两银子?给他五万两就不错了。”
李荣面色尴尬:“总得顾全一下前线将士的军心士气……这些本来就该发的。”
“那这样……”
张峦道,“李公公先请回,我这里斟酌一份奏疏,这两日就呈递上去。”
“会不会来不及?”
李荣提醒道,“从京师调拨钱粮到延绥,最少需要一两个月,即便现在调过去……也临近年关了!”
张峦道:“王威宁拥兵自重,故意跟朝廷谈价码,我能怎么着?不打最好!来年开春再战,免得被他要挟了!”
“是。”
李荣点头。
……
……
皇宫内苑。
李荣跟皇帝奏报张峦的意见。
实际上张峦除了抱怨,也没给出确切的解决方案,反倒一旁的覃昌听出些苗头,道:“陛下,以张国丈之意,是否今年这场仗就先不打了?”
朱祐樘道:“延龄说,王越不会等,一定会在今年开战。”
“为何?”
覃昌好奇地问道。
“因为……”朱祐樘道,“西北将士都知道,朝廷在对草原用兵之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