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三个时辰后……锦衣卫以快马传驿的方式,极具针对性地把最新消息传到了他手中,让他终于可以放下所有担心,忙起手头的活计。
北上途中,因为张延龄急着回京,依然没有去徐州东南的宿迁黄河改道工地现场见李孜省。
李孜省忧虑交加,生怕张延龄对秋后调拨钱粮之事食言,所以派了庞顷一路尾随来到通州,随后请见。
“恭喜二公子,贺喜二公子。”
庞顷本来前后脚与张延龄一道回京,但在听说皇后产子后,临时调拨了一批礼物,作为贺喜之用。
张延龄摆摆手,道:“就算我姐姐顺利诞下皇子,我依然只是国舅,与以前没啥不同,所以庞先生无须恭维。你来得正好,我等下带你去通州仓见见即将调拨南下的物资。”
“这……”
庞顷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刚带了礼物来贺皇后生子,这边张延龄就要带他去看物资?
原来皇帝生儿子,得益最大的人是李孜省?因为张家人心彻底定了下来,所以对于黄河河工事更加在意?
当天张延龄就带着庞顷把通州仓的几个水次仓都看过,见到大批力夫正在搬运粮食物资上船,庞顷恨不能亲自上去帮忙搬运。
“得跟庞先生说好。”
张延龄一脸认真地道,“从现在到明年三月,中途不要再有任何变故,抓紧一切时间施工。
“回来路过徐州时,我已经看过了,李尚书在上段河堤营造上,非常用心,但那里毕竟接近中原枢纽,就算只是为了表面光鲜,活路做得也会漂亮些……但往往显功力的地方,就在那些远离大城的乡野处,这也是最容易为人疏忽之薄弱点。”
庞顷连忙道:“多谢二公子提醒,敝人定会将您的话带到。”
张延龄又拿起旁边一份货物清单,指了指道:“这一批钱粮的调运,并不足数,仍旧有部分需要从南方调运。
“之前我去过徽州府,通过一些关系,把湖广乃至四川等地的钱粮,通过特殊渠道往黄河沿线调运。”
庞顷关切地问道:“都是走大江和运河吗?”
“基本如此。”
张延龄点了点头,道,“蜀地和湖广调运,多是由江水直入南直隶,再由运河北上。由于中原各地都在施工,导致物资调运变得非常艰难,今年黄河沿线物价提升了很多……其实从湖广等地粮食调运粮食过去,多是为平抑物价。”
因为朝廷开河工,黄河沿岸各州府都在发力,导致人力成本陡升,修筑河工所用土石方、木料、粮食等都需要从外地调运,导致物价飞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