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是啥玩意儿,我总算清楚了,延龄做的那点儿好事,功劳很多都被记到我身上……我这是冒了儿子的功劳啊!唉,我真无颜面对吾儿,好生羞愧!”
“来瞻,你……”
沈禄大感无语。
张峦道:“不过有关去西北治军之事,莫说陛下没跟我提及,就算有此意向,我也是断不会答应的。
“没那本事,就一定不要去逞能,否则重演土木堡之变的旧事,那就是害人害己!
“我这人就是这么实在!如果说我张家将来有一人能在军事上有所建树,一定是延龄无疑!”
……
……
大明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军工厂开张了。
第一批六百多名工匠,都是之前张延龄造火铳和火炮时,手把手带出来的。
每个人几乎都跟张延龄学过详细的制造技术,而他们这次在新工厂内完成的,是制造一些制式的机床零部件,并以这些零部件进行拼装。
最重要的是,如今燧发枪已经能做到量产。
这种新式火器最大的优势,就是不用再担心雨天和潮湿环境对火器的影响,做到随时随地可以发射。
军工厂开张当天,张延龄本来打算让朱祐樘前来主持剪彩仪式,但因为皇帝偶感风寒,就没来,当天剪彩仪式也随之取消。
不过朱祐樘在感冒好得差不多后,便亲自到兵工厂视察,且拿着燧发枪进行实弹射击,其强大的威力让朱祐樘深刻认识到,为什么小舅子要大力发展火器。
视察结束,朱祐樘带着张延龄从工厂内走了出来。
“延龄,连像我这样没多大力气,甚至连马都不会骑,平常还容易生病的人,拿起这东西,都可以轻易射杀百步开外的猛士,我完全不敢想象,这种东西如果用在战场上,会有怎样的效果。”
朱祐樘感慨地道。
张延龄正色道:“有了新火器还不够,我们得主动出击,把敌人扼杀于摇篮之中。”
这一直是张延龄秉承的理念,就是不能一直龟缩着坚守不出,守着大明的一亩三分地,不管外面的发展。
如果不能一次将鞑靼和女真这些部族给解决,那将来某个时刻,鞑靼人很可能会卷土重来,更别说一百多年后女真人崛起了。
有了厉害的火器,你就得往外扩张,这才能积累资本,甚至完成对全球的征服,到时大明就不再是偏安一隅的文明古国,而要变成全世界各个国家和文明都畏惧的猛虎。
朱祐樘点头:“我也希望能早些平定草原,就是不知需要多少年。再就是目前看来,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