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
朝议现场。
众大臣似乎知道当天的阅兵式已无可避免,所以就没人再提这件事,而是对有关修《宪宗实录》之事展开争论,尤其是对成化时被贬谪在外的一群官员,还有正在守制的李东阳是否该参与到修撰此书,陷入争执。
刘吉显得很激动。
面对礼部上奏有关以徐溥为总裁官,以刘健和李东阳为副总裁官来修撰《实录》,觉得这是文臣联合起来针对他。
至于招纳南京翰林院众翰林来京修撰《实录》这件事,更是出面据理力争,就好像今天所有人只在反对他一个似的。
“……陛下,如今翰林院中人清闲已久。老臣闻听,有的人年后就未曾跨翰林院门一步,更莫说上上下下皆以清贵自居,从不干俗务。如今老臣年老体衰,或无力为朝廷分忧,但请陛下敦促翰林院中人改善工作作风,为朝廷尽力,而非光领俸禄而无所事事……”
刘吉这番话,算是把翰林院上上下下全都给得罪了。
不过刘吉却振振有词,一副我有理我怕谁的架势!
不是说好一起对付张峦和李孜省的么?
为什么你们要先针对我?
我身为首辅,修《宪宗实录》不应该是以我为先吗?这么公然把我排除在外,还明着说现在朝廷缺人,要从南京调人上来?
咋的,我不算人,是吧?
你们翰林院这群官员,平时吊儿郎当的不干事,现在又没小太子给你们教导,经筵和春讲都还没开始呢,修个书竟哭诉说人手不够?
还得从别的地方调?
等南京那群翰林官调来京师,其中有很多都是当初被我亲手贬谪出去的,回来后不得找我报仇?
此消彼长之下,我还怎么当这个首辅?
早点退下来,给你们让位,是吧?
没门儿!
当然刘吉开地图炮的前提,是一定得把张峦给稍带进去,以显得他仍旧顾全大局。
朱祐樘似乎对复召南京翰林院的人到京城这件事,很感兴趣……毕竟在他看来,翰林院全都是忠直之臣,有很多曾是他先生,或者是他先生的朋友。
无论他再怎么信任张峦,也都认为自己的老师和老师的朋友不会害自己,属于能帮到他忙的人。
这也跟徐溥平时的“隐忍”有关。
徐溥为了得到皇帝的支持,并能把一些他认定的能臣调回京城来,即便他跟怀恩一样认为外戚不得干政,但他仍旧跟张峦保持了面子上的和睦,没有跟刘吉一样,没事就跑去参劾张峦。
只是在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