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下里我反对归反对,但在明面上,我仍旧是皇帝身边最忠实的奴仆,会以皇帝的利益和颜面为先。
你们这么公开反对,摆明了不给皇帝和我面子。
在场许多文臣心中愤愤不平。
虽然怀恩没有在明面上表达过反对阅兵的想法,但私下里做的那些个小动作,瞒不过在场绝大多数人。
只是他们怎么都没想到,怀恩还真是“既要还要”,竟这么不要脸,当庭教训那些跟他持同一立场的人。
怀恩回过头,恭敬地对皇帝道:“陛下,过去几日,的确有人私下建言,认为您不该参与此番阅兵。
“这些意见,您已经看过了,其中有不少担忧,其实都不成问题,也能克服。但如今在朝堂上公然反对,却难免有僭越之嫌,实乃不臣之举。
“奴婢认为,应当定下规矩,以后尽量杜绝此类事情发生。”
这话也好似在提醒那些对他怀恩有意见的人。
我反对,那我是私下里持有的意见,至少在明面上,从来都是跟皇帝站一道的。
而你们呢?
反对起来完全不顾场合!
连下皇帝脸面这种事,也都毫不犹豫便做了出来,可有想过如此公然挑战皇权,有多危险?
感情皇帝不听你们文臣的话,就可以在公开场合直接撕破脸?
刘吉依然不依不饶:“君上有不当之举,为人臣子,岂能无劝谏之意?臣所做这一切,都是为了陛下,为了大明的社稷安定。更是为天下苍生,绝无私心啊。”
明面上讲不通,就开始上价值。
朱祐樘霍然站起,目光阴霾地盯着刘吉,朗声道:“刘阁老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这里我也要提醒刘阁老一下,这件事其实我一早就做了决定,任何试图更变朕想法的劝谏都毫无意义。
“如果担心我会因此而犯险,那在演兵时,我会尽量距离危险的地方远一些就是了。倒是诸位卿家,你们可以选择去或者不去。”
在场大臣非常疑惑。
本来去或者不去,都是皇帝你一句话的事情,现在居然让我们自己来选择?
这话是什么意思?
怄气吗?
那去的人是不是会得罪同僚,而不去却要得罪皇帝你呢?
朱祐樘继续道:“此番演兵,目的是为大明边陲的长治久安,要是能达成此效果,自然是可喜可贺,但若鞑靼人仍旧执迷不悟,继续犯边的话,大明也不会惯着他们。今年开春这场战事,就当是一个漫长战事的开端好了。”
说这话时,少年皇帝的脸上平添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