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到了京城,但具体住在何处,又曾拜访过何人,有何动作,到现在仍旧无人知晓。”
因为王越并不是以官员的身份来到的京师,沿途没有住大明的官驿。
有关王越的动向,朝廷上下关心的人很少。
只是在这么个特殊时候,鞑靼可汗巴图蒙克恰好到了京城,跟着王越便有了消息,如果其出现在阅兵仪式上,那对鞑靼人的心理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不管怎么说,王越都算得上是个“危险人物”。
前前后后那么多年跟鞑靼作战,从大同到延绥,王越从无败绩……
战场外的事情不讨论,单就说打仗这回事,王越真算得上行家里手,这点连鞑靼人都不得不服。
杨守陈道:“陛下总不会是为这场检校兵马之事,特意把他调回来的吧?”
“应该不会,但他此时回来,很可能因缘际会,索性就让他参与一番,在鞑靼人面前露个相。”
刘健道,“话说王世昌虽饱受非议,但就算是翰林院中,同情和支持他的人也不少。朝中有不少人觉得他受过太重。你说如果王世昌和李孜省一同出现在西北……”
“嘶……你别说了。”
杨守陈黑着脸道,“无论如何,不能让某些人觊觎军权……狼子野心不可姑息!”
显然杨守陈也意识到,王越回京,很可能要跟张峦、李孜省同流合污。
一旦到这步田地,就会出现当权文臣控制不了军队的问题。
万一让张峦逐渐掌握军权,在军中的声望和号召力增大,那传统文臣这边就会陷入极大的被动。
而这次阅兵的目的就不言自明了……乃张峦为了自己在军中的声望而进行的一番试探。
想到这里,杨守陈惊出一身冷汗,反对张峦的心思越发坚定了。
……
……
日落时分。
司礼监诸位太监已经准备散班。
而此时怀恩才姗姗来迟,在外面奔波劳碌近一天的他,现在只是前来值房随便看看,有什么重要事务别人可以询问他的意见。
虽然已处于半致仕状态,但怀恩心里明白,覃吉等人目前还顶不起来,尤其是一些涉及国策、军机的大事,非得来征询他的意见不可。
“厚方。”
趁着覃吉前去乾清宫,给皇帝送分门别类整理好的奏疏前,怀恩及时叫住了他。
听到召唤,覃吉赶忙放下手头的活计,靠了过来,小声问询:“怀公公,您有事吗?”
怀恩笑着说:“王世昌已经回京了,这事你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