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摆到明面上来了,还带头参劾李孜省。
现在我不过是站在你这一边,怎么就成了我恩将仇报,或者别有用心?
你还讲不讲理了?
“哼!”
刘吉冷哼一声,道:“陛下非但没有召回李孜省的意思,反倒任命他为山西巡抚,总揽偏关、太原等处防务,你还不知道?”
“啊?”
吕雯惊讶不已,问道,“几时的事?”
刘吉冷笑连连,道:“昨夜就定下的事,你们兵部在进行部议时,就没听到风声?现在委命状估计已经发去西北了,你们参劾的不再只是个空挂佥都御史的神棍,下一步他可能就要入朝接替你,当兵部右侍郎了。”
吕雯听到这里,显得很尴尬,摇头道:“刘阁老莫要误会,吕某并非因为此原因才拥戴您。”
刘吉扁了扁嘴,道:“我才不管你是什么原因……你们要真有本事,别只盯着李孜省一个人打,他背后的靠山,是不是也得盯一下?老夫昨日可说做了万全的准备,只等把李孜省给打下去,拔出萝卜带出泥,将朝中奸党一并铲除……可如今呢?”
吕雯听到这话,不由心中发怵。
眼前这位首辅大臣,脸皮怎么这么厚呢?
就算你瞧不上李孜省和张峦,但你把人家形容成为奸党,怎就不加上你一个?
参劾李孜省就参劾李孜省吧,为啥一定要把张峦也带上?
话说……
李孜省以前最大的靠山,就是先皇,已经作古。
而今斗李孜省容易。
让我们直接去跟当今皇帝最信赖的岳父为敌?
不是难为人吗?
……
……
吕雯见过刘吉,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反倒碰了一鼻子灰。
灰头土脸与刘吉告别,临出午门时,左侍郎何琮快步跟上,叫住了他。
“先前与刘阁老讲得如何?”
兵部对待李孜省的态度,乃合衙上下一致商讨出的结果,由吕雯去询问刘吉的态度。
毕竟昨天内阁只问询了马文升对待此番西北大捷的意见,却跳过了本应该参与此事的兵部。
兵部虽不知内阁到底是什么意思,但他们毕竟不能正面跟前兵部尚书马文升搞对抗,再加上尚书余子俊对此好像也没什么看法,反倒两个侍郎意见很大。
吕雯道:“刘阁老只想参劾张国丈,昨日对扳倒李孜省表现出的坚定态度,似乎只是为了令张国丈不能入阁,对其他都没有兴趣。”
“啊?”
何琮没想到吕雯的看法如此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