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的粗茶,一边唏嘘不已。
说话的是老李头,他抿了口茶,眼神有些迷离,“八几年那会儿,酒厂效益好,逢年过节发福利,米面油肉,样样不缺,走在街上,说是酒厂的工人,腰杆都挺得直些!”
旁边穿着旧中山装的老王叹了口气,接话道:“谁说不是呢!可后来那些王八蛋领导层,掺假酒卖,被媒体曝光,名声一下就臭了。仓库里堆满了酒,就是没人要。最后连工资都发不出了,拖了半年多,工人们天天去县政府门口静坐,那场面,真是一言难尽。”
“是啊,那时候真是难啊!”另一个老人摇头,“好多一家几口都在酒厂的,一下子断了生计,孩子学费都交不起,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谁能想到,这都快倒闭的破厂子,能被陆家贵给盘活了呢?”
“嘿,这就叫能耐!”老李头一拍大腿,脸上露出佩服的神色,“人家陆家贵当年跑去上海炒股票认购证、去海南岛炒房地产,那是真敢闯啊,年把时间就挣了两亿多!回来就把酒厂接了手,这才几年?宝坛老窖就成了全国酒业大王,市值几百个亿,咱们县所有老百姓也跟着沾了大光咯!”
类似的对话,在宝坛县的许多角落上演着。
人们回忆着过去的困窘,对比着如今的繁华,无不将这一切翻天覆地的变化,与那个如今已是世界首富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