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9月,亚洲金融危机的风暴并未因东南亚各国的哀鸿遍野而散去,反而如同贪婪的巨兽,迅速扫向了刚刚回归祖国怀抱的东方明珠——香江。
索罗斯的量子基金、罗伯逊的老虎基金,以及紧随其后的国际对冲基金、各大国际投行和庞大的国际游资,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群,开始大规模集结资金,调转枪口,对准了港股、港币。
9月中旬,攻击如期而至,手法还是传统但行之有效的三板斧:
1、舆论先行:国际评级机构突然下调香江信贷评级,各大财经媒体连篇累牍渲染香江楼市泡沫、联系汇率制度僵化、经济即将硬着陆的恐慌论调,香江本地报纸也被渗透,恐慌性标题铺天盖地。
2、立体打击:国际炒家在外汇市场疯狂抛售港币,试图冲击7.8港币兑1美元的联系汇率;同时在股指期货市场建立海量空单;更在股票现货市场大手笔沽空蓝筹股(尤其是地产、金融股),制造恐慌性抛售。
3、利率绞索:为了捍卫联系汇率,香江金融管理局被迫大幅提高银行间拆借利率,利率一夜之间飙升百分之几十甚至上百!这虽然增加了炒家借港币沽空的成本,但也沉重地打击了香江本地经济——企业借贷成本剧增,股市承压更重,楼市交易几乎冻结。
代表港股整体行情的恒生指数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路狂泻。
9月底至10月初,恒生指数接连跌破14000点、13000点、12000点大关!
短短一个月内,港股市值蒸发超过一万亿港币!
无数香江股民毕生积蓄化为乌有,中产阶级资产腰斩,恐慌情绪弥漫全城。
金管局的外汇储备在国际金融大鳄持续不断的冲击下,消耗速度惊人。
鹏城,陆氏集团总部。
陆家贵面前的电脑屏幕上实时跳动着恒生指数的走势图,那刺眼的绿色瀑布线映入眼帘。周明易、章程运、柳如烟、李千授等人肃立一旁,气氛凝重。
“陆董,香江那边快撑不住了,恒生指数今天又暴跌了7%!”周明易看着最新的数据,声音发紧,“金管局提高利率简直是饮鸩止渴,现在香江经济都快被勒死了!我们持有的东南亚空头利润已经超过25亿美元了,要不要先平仓一部分,支援香江一下?”他试探着问。
陆家贵脸上一片平静:“慌什么?”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定海神针般的沉稳,“索罗斯、罗伯逊等人现在用的不过是传统三板斧:舆论恐吓、汇股双杀、利率绞索。看着凶狠,但远不是他的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