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染上了一层冷霜。
被怡亲王举荐一同办理此事的恒亲王站在一旁,嘴里发出啧啧声,脸上带着几分惊叹与思索。
他未曾料到这些包衣奴才竟如此大胆,藏污纳垢到如此地步。
这也让他暗自盘算着,等回府后一定要让管家也去查查自家府里的那些包衣奴才是否也中饱私囊,有没有借着他的名头在外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免得日后连累他。
若是真查出来,那些抄出来的银子应该也是一笔不小的数额,都是他的进项呢!
再者,上行下效,皇上都已经动手清理这些“蠹虫”了,他作为臣弟少不得表个态,自然也是要毫不容情处置那些个胆大包天的包衣奴才,以示对皇兄的支持。
怡亲王担忧地看了一眼面色阴沉的皇帝,出声劝道:“皇上切莫为此等奴才气坏了龙体,实在不值当。幸而发现及时,未让他们将大清的根基蛀蚀殆尽。然此事也警醒了咱们,往后对内务府与包衣奴才的管束需更加严格,方能杜绝这样的事再度发生。”
皇帝闻言点点头,调整好了情绪,将从那些包衣家中抄没来的银两拿出一些,分别赏赐给恒亲王和怡亲王每人一万两,以此嘉奖他们在这件事上办事妥当。
这一举动不仅缓和了恒亲王与皇帝之间的微妙关系,更是让恒亲王觉得有些受宠若惊,从前这样的优待唯有十三弟能得,如今他倒是跟着沾了光。
三人正商议着让宗亲们都去彻查各自府中的包衣奴才之事,这时太后让人来请皇帝前往寿康宫一趟。
皇帝看了一眼两个弟弟,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无奈。
然而,纵使不愿面对,太后那边终究是需要交代的。
他挥了挥手,示意两人退下。
老五和老十三极为识趣地躬身告退,心中却忍不住感慨,皇上这一趟去寿康宫显然不会轻松。若是太后因气恼而病倒,只怕他又会被背上“不孝”的名声。
但话说回来,抄这些包衣奴才所得的收获如此丰厚,谁又能不动心?
倘若换作他们自己,恐怕也会这么干!
临走前,老十三担忧地回头看了皇帝一眼,见他神色沉静,似是想好该如何面对太后的责问,这才放心下来,与恒亲王一同离开。
一进寿康宫,皇帝就看到太后脸上笼着一层阴翳的寒霜。
他神色泰然地走上前去请安:“皇额娘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