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光下泛着寒光,令观者胆寒心惊;脖颈上的鬃毛浓密厚实,丝丝缕缕地飘荡着,仿若带着生命的韵律,似乎伸手触摸便能感受到那蓬松柔软的触感;覆盖全身的鳞片从纯黑色渐变为浓烈的正红色,其间夹杂着丝丝金线,于幽暗处隐隐闪烁出光芒;待到金红二色蔓延至尾巴时,已化为真正的火焰,四爪如钢刃般锋利,踏在四朵盛开的莲花之上,更有熊熊焰火自口鼻喷涌而出,此景仿若神魔降世,令人叹为观止。
这猛兽面目狰狞,凶悍之态尽显,仿佛蕴含着毁天灭地的伟力。只那一眼望去,便让人觉得腿脚发软,肝胆欲裂,心中满是无尽的恐惧。然而,在那猛兽背上,竟端坐着一位面貌安详,神态慈和的菩萨。菩萨的法衣于空中飘荡,似有一缕清风随其而动,这缕清风轻轻拂过,仿若将那猛兽周身的烈焰一点点浇熄。这般景象映入那些瑟瑟发抖的路人眼中,恐惧瞬间被驱散,一种前所未有的安全感油然而生。所谓大慈大悲、降妖伏魔,大抵便是这般震撼人心又充满慈悲的力量吧?
这幅绣画仿佛被无形之手从中分割为两半,下部是咆哮的猛兽,上部则是安然端坐的菩萨;下部弥漫着凶恶的气息,上部则散发着慈悲的光辉;下部是燃烧着炽热的烈焰,上部则是轻拂着清凉的微风。两种全然相悖的形象与风格,在此却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完美的交融于一体,共同铸就了一幅色彩浓郁、风格鲜明得令人过目难忘、针法灵动的绝世之作。
“这是观音大士和他的坐骑金毛犼!”一位围观的客人看着绣作,表情惊讶地喊了一句。
围观绣品的人中也有一些佛教徒,时常吃斋念佛,闻得此言口里念念有词,表情激动难耐。
在此之前,他们对观音大士和金毛犼的认知,仅停留在寺庙中庄严肃穆的佛像之上,或是祖辈口口相传的神话故事之中。观音大士与金毛犼究竟有着怎样的真容,这世上的芸芸众生皆无从得知,那是一种带着神秘色彩的未知。
然而此刻,当目光触及这幅绣画,他们便明白了。只见那观音大士在绣画里端坐莲台,眉目间满是慈悲之色,仿若能透过绣线传递出无尽的悲悯与圣洁,每一针每一线都像是勾勒出了祂的庄严法相。再看那金毛犼,它周身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狰狞的面容上透着凶悍,双眸犹如燃烧着幽冷的火焰,似是从远古洪荒之地走来的恐怖存在,一改往日只闻其名不见其形的朦胧印象,让人深刻地意识到,它果真如传说那般由僵尸所化,是世间少有的凶物。
那些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