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大庆殿早朝。
在处理完几件边关屯田、漕运疏浚的常规政务后,珠帘后的刘娥并未像往常一样宣布退朝。
殿中百官心中皆是一凛,知道今日必有大事发生。
果不其然,刘娥清冷的声音缓缓响起,回荡在庄严肃穆的大殿之上。
关思罕诸位爱卿,本宫近日教导太子功课,偶有所得。
关思罕我大宋立国以来,文风鼎盛,儒学昌明,此乃盛世之基。
关思罕然《大学》有言,‘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本宫以为,我朝于‘致知’一道,多有建树,于‘格物’之学,却颇有疏忽。
她先是肯定了儒学正统,将自己的议题巧妙地藏在了圣人经义的框架之下。
关思罕太子常问本宫,风为何起,雨为何落,铁为何能炼钢,土为何能烧瓷。此皆万物运行之理。
关思罕若能穷究其根本,于农事、于兵甲、于国计、于民生,必有大益。
关思罕故而,本宫提议,仿汉之石渠阁,唐之崇文馆,于国子监之外,另设一司,名为‘格物院’。
她的声音一顿,给了百官一个消化的时间,然后抛出了核心内容。
关思罕此院不以诗书取士,专司招揽天下能工巧匠、算学高人、百工巧匠。
关思罕凡能改良农具、增产五谷者;凡能精炼钢铁、打造利器者;凡能烧制奇珍、开辟财源者,皆可入内。
关思罕凡有重大突破,证实有效者,不论出身,皆可比照军功,封官授爵!
“轰!”
此言一出,如同一块巨石砸入平静的湖面,整个大庆殿瞬间炸开了锅。
让工匠之流与读书人同列,甚至封官授爵?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这是对整个士大夫阶层,对千百年来的社会秩序的公然挑战!
万能肃静!
殿前太监一声高喝,勉强压下了嘈杂之声。
一位须发皆白,身着紫色官袍的老臣颤巍巍地走出队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