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过展览式的白案区,进去就是笑着的账房小二迎上来。
只消二两银子买一个木牌,灶头上的大师傅接过牌子就从篦帘夹面,从大筐抓肉入碗,拿着握柄举起竹质的瓢,在旁边的大锅里舀起浓白色的热汤往上一浇,撒上碧白两色的青葱,一碗鲜香漂亮的牛肉面就完成了。
端着面往里走,最醒目的便是那一排排长条桌椅。
木质的桌面被擦拭得锃亮,上面整齐地摆放着各式调味料。
辣椒油红得扎眼,醋坛子黑漆漆的,还有几罐晶莹剔透的蒜泥。
这些都是食客们的心头好,能让一碗普通的面条变得更加美味。
若是有钱人愿意多买牌子,还可以去小厨房自己动手,从几口大缸里盛出切得细碎的酸豆角、腌制入味的萝卜丁和爽脆可口的黄瓜条,想吃多少吃多少。
靠墙的架子上摞着几摞盛面的大碗,每个都有海碗那么大。
由于面厚肉薄,这里的分量向来十足,就是再能吃的汉子来了也得掂量掂量。
碗边上还放着几筷子筷子,长度惊人,足有三尺有余,比起实用价值更像是艺术品。
面馆的角落里,还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柜台,同样是买牌子交牌子,柜台上摆着几个泛着油光的木盒子,里面装的是店里特制的特味辣椒面。
这辣椒面可是大有来头,据说是从西北一带运来的上等货色,辣得够劲儿,却又不会夺去牛肉的鲜美。
而主打的牛肉面完全是将简单做到极致,汤头浓郁,牛肉鲜嫩,面条筋道。
就这么简单的三样东西,却能在口中碰撞出无穷的美味。
若是觉得光吃面不够过瘾,还可以点上一笼包子。
包子个头不大,但一笼足有八个之多。
咬开后,汤汁四溢,肉馅鲜美。
虽说本质上是用边角料做的,但经过师傅们的巧手调理,味道丝毫不逊色于正经肉馅。
蒸肉则是另一番光景。
牛五花、羊肩肉,经过长时间的蒸制,肥而不腻,瘦而不柴。
搭配上特制的蒜泥酱油,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而比起卖苦力的汉子,这里终究是柴桑城,进来的食客大多都是些江湖中人。
正中央的桌子上坐着的一位大汉,虎背熊腰,一看就是练家子。
他面前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