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生想来想去,只是将自己到了东北的消息传递出去,并没有立即发动。
十一月十日,汉口方面已经有北洋军1万余人,在汉口刘家庙至桥口附近,并于上关、花楼、黑山对岸及沿江布防。
革命军则在汉阳南岸嘴至三眼桥一带防御,袁世凯下令向革命军发动总攻,希望能够挫伤革命军的气势,从而占据主动。
这个时候,他面临的压力最大,可是也最有希望,只能以快刀劈篾,震慑群雄。
由于北洋军正在不断的南下,黄兴迅速的制定了革命军攻击计划:步四协张廷辅向汉口市街攻击;步六协杨载雄向汉口龙王庙登陆,攻击清军左翼,武昌凤凰山炮队支援进攻部队向汉**击,海军炮舰亦加掩护,设信号于黄鹤楼、凤凰山、大别山等处。
十一月十八日渡襄河左岸攻击,进攻时鄂军在左,湘军在右,鄂军因系临时召募,所以毫无作战经验,湘军甚勇,但独力难支,遂告败北。革命军伤亡惨重,计官57人,士兵792人,失山炮18尊,步枪600余枝,子弹2300余箱。
其实这个时候,湘军主力还是焦达峰但都督是主持北上增援的兵力,如今湖南情形比较复杂,谭延闿是个老谋深算的人,黄兴深知无法从湖南得到助力,这也是他迫不及待想要北伐的原因所在。
革命军必须要取得一场胜利,才能掌握主动权,使得各方势力统合在革命党人周围。
不过革命军进攻汉口失败,于是全力固守汉阳,北洋军因洞悉革命军方面作战实力不强,军令亦不统一,于是大举进攻汉阳。
自辛亥年十一月二十日至十二月一日,剧战十昼夜,革命军死军官137人,伤85人;士兵死2693人,伤400余人,两天后,汉阳遂告沦陷。
北洋军进攻汉阳,也是想要毕其功于一役,故而出动了强大兵力,配以新式德国管退炮若干尊,实力在革命军以上。
革命军守汉阳者,为鄂湘两省军队,人数虽在5万人以上,但缺乏作战经验,彼此又不协调,且全用于第一线,所以极感疲乏。
这就是革命党人不懂军事的后果,虽然纠集了大量的军队,但是这些军队普遍不堪战,既没有军事素养,互相之间还不能号令一致,黄兴也无可奈何,每次战斗都是身先士卒才行,还亲手杀了几个临阵脱逃者,但是与北洋军之间的差距却是越来越明显。
汉阳之败并不能怪黄兴一人,可是由于黄兴曾指挥过镇南关之役、河口之役、黄花冈之役,都是功败垂成,遂使人对黄兴有虽勇而不能战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