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激动,这些都将给新军武备带来极大的变化。
李安生在旁边跟他解说起黑龙江新军的炮兵编制起来,除了六炮制对四炮制的优势,还谈到了榴弹炮与迫击炮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
当初黑龙江新军依靠新式迫击炮在满洲里等地多次击溃了俄军,使得徐绍桢对李安生所说的新式迫击炮颇为感兴趣。
要知道,现在欧洲的主流是法国75毫米速射炮以及德国的105毫米乃至150毫米榴弹炮,李安生提出了大量使用迫击炮的新战法,但是很对他的胃口。
江南的交通运输要方便些,也是最适合装备105毫米榴弹炮以及迫击炮这个组合的,没有必要配备大量其他的火炮,以免后勤压力陡增。
将来李安生也准备研发更大身管倍径的105毫米榴弹炮,甚至是150毫米重型榴弹炮。
由于海军的没落,岸防压力较大,将来也需要各种大口径的岸防巨炮,向外国进口的话要花费大笔的资金,要是能自己造,当然要尝试一下。
徐绍桢指着制造局新开辟出来的一大片空地有些疑惑的说道:“不知此处可有什么名堂?空了这么大一片地方,难道是有重要的厂局要建?”
李安生哈哈大笑道:“这个是自然的,这可是将来咱们对付闯入近海与长江之敌舰的最大利器。”
这片空地已经开始修建部分房屋,而且还修起了几个简易跑道,临时库房里头还堆着一大堆从美国运送过来的零部件,这些零部件组装起来,可是能够装配出一台飞机的。
冯如即将赶到上海,在旧金山登船的时候,他已经将飞机拆卸下来,先行打包发送到上海来,成为制造局的一份财产。
冯如他本人将出任制造局属下的飞机厂的主管,他本来就是个机械发明天才,李安生甚至在考虑,让冯如发挥更大的作用。
眼下飞机制造正当其时,进行大量的研究,从而不断的开发各种新式飞机。
李安生在未来的五年之内,也没有太多的野心,只要能够使得飞机厂出来的飞机能够准确无误的将炸弹扔到外国舰艇的头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