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厂的利润太后都知道,那可不是小数目,洋鬼子争先恐后的往大清卖香烟,每年挣去的银子,只怕要赶上棉纱、棉布,还有糖之类的货物。
要知道,这棉纱棉布也好,生丝也好,每一项每年都是上万万两白银的出入,这烟厂啊,大有可为。
只是投资颇大,需要八百万两银子,从一开始就要轰轰烈烈的大搞。
李莲英固然相信李安生的赚钱能力,可也禁不住这么大笔数字,有些犹豫。
可李安生说了,将银子投给黑龙江的两家银行,一百万两银子的本,最稳妥也能以一比六的比例发行钞票,然后向新成立的烟草公司贷款,也可占些股份。
一些后世银行的经营理念,彻底的征服了这位大金主,一次性拿出了那三百万两银子价值的金条,还有两百多万两银子,充作黑龙江两家银行的股份,顺便在粮食交易所、嫩江铜业、味精厂等实业上投了银子,还买了不少的铁路债券。
慈禧也仔细的琢磨过黑龙江工商银行发行的钞票,居然连洋人都坦诚做工精致,无法分析到底是什么技术制成,也就是说,根本无法伪造。
就冲着这个,不仅慈禧鼓动李莲英投银子,连她自己也拿了银子出来,入了黑龙江工商银行的股份。
这样一来,李安生不仅给黑龙江找了大靠山,还得了大笔的银子,又与李莲英的关系更进一步,一举多得。
正因为顺利的光明正大的从宫里转移出了绝大多数的资产,李莲英才狠下心来狠狠的教训了几个不成器的继子。
甚至,他最近一直在从京城钱庄、典当行收回银子,还将放出去的利钱收了许多回来,都逐步的流向了黑龙江。
他老了,将来再怎么享受,这些银子都享受不了,想要让后代子孙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又能保住这些家产,当然要想些办法。
他相信自己的眼光,李安生这个人物,不会让他失望。
宫里头的这场谈话还没有传到外面,可李安生依然是许多京中贵人们话题中的焦点人物。
“这俄国毛子就真这么虚弱,不敢跟咱们开战?”
“四年前一仗听说的确伤了元气,老毛子国内又闹内乱呢,自顾不暇。攘外必先安内,说的都是这个理。”
“就是,还有虎视眈眈的小日本呢,都是虎狼,谁都不肯让谁吃独食,谁敢冒然开战?”
“那铁道游击队真那么厉害?居然打得老毛子服服帖帖的,这是在说书吧?”
“咳,那都是黑龙江新军干的,看来,如今我大清还是有指望的,最起码有这几镇的新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