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一惊。
《史记》记载吕嘉的儿女皆与王室联姻,而赵佗的幺女与吕嘉的孙子年纪相仿,自是不能乱了辈分地嫁入吕家。所以在今日以前,吕嘉对这位公主没啥印象,顶多感叹下赵佗的老当益壮与赵氏王朝的枝繁叶茂。
如若闽越未被灭掉,赵佗可能会将爱女嫁去闽越——正如他为灭掉瓯雒而令太子迎娶瓯雒公主为妻。
“大王莫不是要与大汉联姻?”纵观古今中外,联姻都是最脆弱,同时也是最令人信服的结盟方式。
当然,根据双方的实力不同,诚意不同,联姻的人选在本国的地位,以及所获得的支持度也截然不同。
吞并闽越后,刨除海岸线,大汉同南越接壤的地方几乎占了南越边境的三分之一。
对于赵佗乃至南越而言,现在只有三条路可选——1.向汉称臣;2.被灭;3.弃城逃跑。
而这可逃的地方要么是西南小国,要么是更南边的地方。
他们总不能跳海求生吧!
只是在吕嘉看来,第一种方案也好,第三种方案也罢,都不过是苟延残喘之计。
更要命的是,这还只是赵佗,亦或是说赵家独有的苟延残喘之计。
有东瓯和闽越的例子在前,大汉对赵佗一家的后续安排应该是封个王侯圈养起来。
实地控制?
呵!
那些被皇帝削死的异姓王和同姓王都有话要说。
得知刘瑞如何安置闽越的贵族和私兵后,吕嘉的心里那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闽越的上层只要没犯杀了汉人或东瓯人的大事都能善终,悲的是私兵与中坚贵族都下场不好,要么是被赶尽杀绝了,要么是去边境沦为终身苦力。
嗯!
虽然文景两帝废除了鬼薪白粲与隶臣妾的终身制,可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不少犯人终身未释,一直都在最苦最累的环境里劳作到死。
刘瑞登基后虽对《汉律》进行修改,减轻了因天灾人祸和国仇家恨而犯法的罪人刑期,但却对刘彭离那类不可回收的垃圾没有一丁点的仁慈可讲,基本就是折腾不死地往死里折腾。
没办法,大汉这时也就五千万人口,任何一个壮年劳动力都是很珍贵的。
况且把劳役转嫁给犯人总好过让正常人受苦受累吧!
吕嘉不知自己要是主动投了会是什么待遇。
但可以肯定是,以吕家的人口,想要保证所有人的荣华富贵是不大可能的,毕竟在汉越交恶的那些年里,吕嘉和吕氏子也没少作恶。而且就刘瑞那个不喜欢打肿脸充胖子的性格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