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那一切不过是个借口罢了,那所谓的洪水确实有,只不过,他的亲人在发洪水之前便被人尽数残忍地斩杀于剑下,而罪魁祸首便是太后。
太后之所以如此残忍,灭他全家,为的不过是,更好的拿捏于公公罢了,可惜,起到了相反的作用,以此让于公公彻底寒了心。
而于公公之所以能投靠到上官宸的阵营之中,不过是起了报复之心,虽然他只是一个太监,奈何不了高高在上的太后,当然,那时先皇尚且在世。
虽然奈何不了太后,但只要能给其添堵,让其母子为敌,他也乐见其成,随即便找上了昔日的好友--付公公。
付公公与于公公二人同时进宫,他们二人的年岁又相当,自然关系匪浅,虽然曾经一同伺候在太后身边,但好在二人分工明确,未曾因争宠而引发不可解决的矛盾。
最后,便由付公公牵线之下,于公公投靠到了上官宸的阵营之中,至此,太后的强硬残忍手段,硬生生地将于公公推到了上官宸这边,成为了上官宸安插在太后身边的眼睛,耳朵。
逍遥王与付公公对于太后的说辞,自然是不信的,于公公不可能大仇未报,便自愿颐养天年,更何况于公公年纪尚且大了一些,但不至于老到该颐养天年的地步。
恐怕颐养天年是假,死在太后手中是真。
他们唯一想不透的是,于公公是何时死的?可是被看破了身份?太后是在何时知晓了于公公的身份?又是如何知晓的?为何于公公的死未曾传到京都?
一个接一个的谜团在逍遥王的心中沉淀,他发现,现在越来越不了解老妖婆了,不,应当说自始至终便未曾了解过。
“此事哀家倒是记得,小于子倒也是个可怜的人啊!哀家就是瞧他这么大的岁数了,身边无儿无女傍身,念其在哀家身边鞠躬尽瘁,伺候哀家这么多年,这才早早送他回乡颐养天年啊!”
太后这一番话说的可谓是无懈可击,没有丝毫的漏洞,若不是逍遥王等人了解太后,若不是知晓于公公是上官宸的人,恐怕当真会被她这一番话骗了去。
“原来如此啊!就说嘛!于公公与付公公岁数差不多,怎么会这么早便回乡颐养天年了,原来如此啊!母后真是菩萨心肠,儿臣佩服。”
太后面上的笑容不变,摆摆手,说道:“什么菩萨心肠不菩萨心肠的,哀家这个岁数了,现在盼的就是你和你皇兄好好的,只要你们兄弟二人好好的,给哀家生个大胖皇孙,哀家就乐的含饴弄孙,不失为人生一大乐趣啊!”
“这······母后······”逍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