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怎么觉得她不是那样心机深沉的人啊!”
“咱们会看什么啊!难道强盗就会将强盗二字刻在脸面上吗?”
“也是,唉,你怎么知晓的这么多啊?”
“‘天然居’说书的先生说的,我天天无事之时便去‘天然居’蹲在旮旯里听,这些都是我听到的。”
“这样啊!”
“恩,好了好了,咱们还是快些做活吧!”
“恩。”
这样的留言比比皆是,老百姓们乐此不疲地说着,也不怪如此,因为老百姓想法简单,别人说什么便会信什么,在他们心目中好与坏只有一线之隔,此刻,郭贵人在他们心目中便是好人,而梓涵便成了犯七出之条的妒妇。
讯息就这样沸沸扬扬地传了三日,局势呈一面倒的趋势,无人出面制止,遂越发的似是而非。人人皆道:昌邑侯府嫡长女善妒,连皇上的妃嫔容不下,实属犯了七出之条中的妒之一字。
而此时,他们皆忘记,此刻的梓涵尚未及笄,亦尚未嫁入皇宫。更不会想到,皇宫中守卫森严,比起未来的皇后娘娘,宫中的妃嫔较之其有权利的多。
当然,这些不但老百姓没有想到,就连朝中大臣亦是如此。
现如今的朝堂,自谣言传出后,便就此分为两派,在朝堂之上,争执不下,一派是以夜丞相与严太傅为首力荐梓涵为后,没错,是严太傅。
谏言称:此事纯属子虚乌有,是无知之人的造谣生事,谣言止于智者,主张将散播谣言者查找出来,还梓涵一个清白。
另一派则是,以郭家之人当先,力求上官宸还郭佳一个公道,罢黜梓涵未来皇后之位。
而上官宸则轻飘飘地与两派打着太极,既不反驳,亦不赞同,两边就这样僵持不下。
其中当属最为无辜的便是梓涵,早朝之后,一则明朝暗讽的七字押韵合意的诗词,如长了翅膀般飞向市井之中,再次将流言推入顶尖,而梓涵以此便成为众矢之的。
‘齐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辛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将选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双亲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一枝梨花犹带雨,我见犹怜何况皇,但见新人笑开颜,哪闻旧人哭肠断。’
***
梧桐苑中,经过几日的调养,梓桐的身子已大好,此时,梓涵与梓桐兄妹二人品茗对弈,三个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