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前几年因着战乱逃难到这边,说是这附近连山谷上药材丰富,靠着山脚村落住下了,几个村子村长商量,就落户给了大尹村。
这老婆子是有有能力的,好几家老头的顽疾都能治好。
周婆子应了一声,环了一周,在火盆上温了温手,准备诊脉。
王氏看这情况,搂起火盆旁的零散柴火,前脚还没踏出去,身后传来中气十足的声音:
“把柴火放下。”
钱氏跟着苦苦哀求道:
“……她大伯娘,这些柴火是星儿他们去捡的,月儿这两天身体不好……”
话还没说完王氏就呸了一句,本来就没把这妯娌放在眼里,现在更是不耐烦。
钱氏心中苦痛,想着眼泪又要低落下来。
王氏看她的样子火气更上来得快,这周婆子虽然是大夫,但现在是在莫家,她一个老婆子能管得这么宽。
她嫁给莫大这么多年,年年过冬屋里烧着老太太买的木炭暖呼呼的,让村里人羡慕不已。
往年老太太都提前买足炭火,今年不知道发什么疯,念叨着没钱没钱,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连过冬的木炭都没买。
前几天晚上下了第一场雪,没炭火只能多裹些衣服,早就憋了一肚子气没处发。
“周婆子,我敬你是大夫,才不同你争,这寒冬腊月的柴火备得不够,咱家老太太白天都没点上火盆呢,这俩孩儿还撒谎偷拿家里柴火,你是怎么着我莫家的家事也要管?”
竹门大开着,王氏这一番动静直接惊动了左邻右舍,这刚吃完午饭,又没什么事做,王氏嗓门大,呼啦啦的门口来了一堆看热闹的。
往年莫家都买足炭火过冬,完全是大户人家的派头,今年却没什么动静,王氏为人尖酸刻薄,早就有人想看她的笑话。
莫家在大尹村算得大户,中间三大间青砖白墙屋子和几间竹屋挨着,莫大夫妻和三个儿子,住堂屋靠左的东屋。
莫三平常在临江县县主手底下当差,分住了右边西屋,只有一个女儿还小,挨着分了两间竹屋,不过平常都在临江县住着,倒是不多时候回来,平常房子锁着,不许别人进。
莫月这一家子是莫二的孩子,住西屋最外边的竹屋,挨着柴房跟牲畜栏一起。
这莫二不是个东西,吃喝嫖赌样样俱全,对几个孩子不管不顾,一走就是几年。
莫老太太宠着二儿子,对钱氏一直都不满,莫二走了之后,更是将四人赶到最外边的竹屋里住。
比起其他几间,这一间竹屋稍大,但多少有些破败不堪,乡亲们跟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