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大岁数了,你们不好好让他安度晚年,还要他出来打工,你们是怎么做子女的?”
父亲赶紧护着苏小唯:“孩子刚回来,孩子不知道,再说我也闲不着。”
“不管怎么样吧,老人就不能这么拼了,我们饭店也不敢要,万一有个闪失,摔破碗没关系,但是摔到人呢是不是。”老板娘帮腔。
苏小唯眼泪闪烁:“您批评的对,是我不孝,我没有给父母更好的生活。是我的错!谢谢您收留我的父亲”说着,苏小唯拿出手机,扫了一百块钱:“摔了不到十个碗,我给您转了一百块。”苏小唯说完拉着父亲的手:“走吧,咱们回家吧。”
“回家,不能回啊。”母亲给苏小唯使眼色。
“别闹了,我还得刷碗呢。”
父亲拿创可贴包了包手,又开始进去刷碗了。苏小唯让父亲回去,自己帮他刷,可是父亲不让,一下子推出苏小唯,然后母亲拉着苏小唯回家了。
路上,苏小唯说:“爸这么大年纪了,别再打工了。”
母亲说:“光指望你爸那点工资不够。再说他闲着我们俩也吵架。这老板还不错。”
“我要创业。以后会有钱的。”
母亲怔了怔:“你就顾着你们自己吧。现在连个房子也没有。”
苏小唯沉默了,如果现在她有钱,马上可以拿出钱放在母亲手里,但她没钱,所以一切都是空想。
“创业也不容易,还是找一份安稳的工作,适时的找一个老实人,否则,你一个人太苦了。”
苏小唯把想说的一肚子话吞了回去。
小城的年味越来越浓,刚过二十三,家家就开始腌肉做鱼,准备年货。苏小唯借这期间,拜访了不少同学,亲友,大家对于她回老家创业,虽然表示欢迎,但潜台词却认为她是一个失败者,认为每一个逃离北京的人,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理由,但终归有一条,那就是混不下去了。而一直欢迎自己回来的父母,表面欢迎,但内心特别焦虑,虽然苏小唯交了饭钱,但是一家人七口人每天吃喝拉撒,就是大事儿。
何况,对于她的回来,邻居们流言纷纷,弄的父母脸上也是没有面子的。每次听到母亲特意地给左邻右舍解释自己回来的原因,不是离婚,不是在北京混不下去,而是想尽孝的时候,苏小唯的脸上都如被抽了耳光,火辣辣的。
最重要的是,苏小唯回老家,所谓的工作机会,也是少的可怜。在北京这种大城市,对再就业的女性就不友好,小城市的公司老板,眼睛更是竖在天上,一听她的年纪,简历都不会看一眼。还有老板坦白的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