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到得早,谭家抵达后由服务员带到大堂一处圆桌。
陈静有点想法,面上不表。今天是要谈正事,怎么也该定个包间。邻桌间距是不近,可旁桌有心听,还蛮清晰的。
她和岑菲通过几次电话,对于黄任佑,她挑不出什么,可这位准亲家,绝非省油的灯。
还是双方父亲打的头阵,谭兴泽毕竟做了多年小领导,仪表气度皆可。几旬话后已隐隐让黄家知进退,掂量待会谈话的分寸。
岑菲依旧是一贯的热情,黄任佑今天也话特别多。席面几次暗潮涌动,结束时勉强算的上相谈有度。
没有喝酒,回家时,谭兴泽开的车,母女俩坐后座。谭宁韵从上热菜时就开始放空,她有试图集中精神,但没什么用。
“这家人太精了,算盘打得满天响。”陈静说道。
的确,黄家表面热情,提出来的方案就差没把眼珠子换成算盘珠子。黄任佑的婚房在浦东中环靠内环,十年多一点的房龄。谭宁韵住的这套在市区内环闹市,房龄差不多。
岑菲说的花好稻好,中心思想就是:黄家出婚房,谭家出装修,婚后住到浦东去。谭家这套房子如果空出来,租出去嘛,租金补贴小夫妻。酒水黄家出,谭家买辆bba陪嫁。
美其名曰是扶植小家庭。
既然谈到这份上,那内里如意算盘也索性摆上桌晾一晾。婚前房产和女方没关系,等于女方出钱给男方装修房子,还要搬到男方公司附近,增加通勤辛劳。
谭宁韵顿觉没意思透了,平日看似敦厚的黄任佑一味附和,揣着明白装糊涂。她倒也没生气,只是觉得厌了倦怠了。
陈静见女儿不说话,就拉着老公来来回回讲。原理挺简单的,就和做买卖一样,这才是个开始。后面还要来回讨价还价,最终达成协议,步入围城。
谭宁韵撑着腮,眺望窗外,天色很好,难得的浅浅蓝飘着白云。
结婚,为了什么。婚姻,怎么像是没有加班费的加班。
人长大了,好烦啊。
后面的日子,诡异了起来。谭宁韵懒洋洋,没精神不想搭理黄任佑,消息有一搭没一搭的在回。既然是个流程,那就按部就班往前走吧。
岑菲和陈静倒是开始比拼手腕了,她们俩远比两位当事人要有斗志。陈静往前占了一分优势,就要向丈夫夸耀。若是哪个细节没斗过岑菲,则要抱怨几句对方太精怪。
在这时,宁宁遇到桩事情。
一天公务外出,她带着电脑包和其他物料去合作公司开会。大清早,她没醒透有点晕乎乎,叫了网约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