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才和孟安走动多一些,他们就递这种折子,多少让圣上对我忌惮几分。若不然,景明在军中屡屡建功,我早该上书为他请授个什么飞云尉了。”
瑛王妃上前,替陆佗理了理朝服的衣襟,脉脉笑着:
“景明他急躁,晾一晾他也好,不碍事的。若是清和的稳妥能分一半给他,我才高兴呢。”
“你不明白。”陆佗握住王妃的手,眉头紧得要拧出水来。一个驰骋疆场的男人,将自己的手塞进王妃的手里,眉目便一下子柔和了,嘴边絮叨的话一下子好像说不完。
“正是因为景明急躁,我才急着要为他求个授勋。如今那些劳什子文官个个眼高手低,他们愿意给我一份薄面,却未必看得起景明。景明他在军中时,就多有对文臣清流不敬之语……”
“我怕这事再拖下去,景明这个胆大包天的,若是说甚么胡话,做啥子傻事……”
陆佗的话一字一字像小蚊似的绕着王妃的脑袋打转。
王妃用了毕生的力气抽出手,拿绢子笑打他,“好啰嗦——”
陆佗哼了一声,作势板起脸,终还是上朝去了。
朝堂无趣,他北瑛王只会打仗,不会和那些张嘴对仗骈文的酸人打交道,昏昏欲睡之中,屡次听到自己的名字,也多是知道皇帝要与自己秋猎,没话找话的虚伪奉承之辞。
却有一个不熟悉的声音突兀地冒出来:
“正因北瑛王于国有大功,更因保重身体。王爷身体康健,方能震慑关外贼人、稳定边疆。在百官共襄国是之时,王爷竟然微露疲态,让我等臣子如何能放心啊?”
陆佗想看看是谁敢触他的霉头,抬眼却见说话的是一个年轻人,除姿态多了一丝邪骨风流外,眉眼飞扬中与陆景明竟然有几分神似。
才起了兴趣,那人就道:
“臣斗胆,恳请陛下念王爷往日之功,许以休假,养精蓄锐,此乃社稷之福,万民之幸也。”
陆佗:“大胆!”
何止大胆,简直是狗胆包天!
这不就是说他年纪大了,快不行了吗?
才要怒骂,却看到那一派清流的眼睛都紧紧盯在自己身上,似乎自己只要开骂一句,他们就能写出一百篇文章上奏天听。
那少年惶恐一拱手,就躲回了清流文臣之中。
这把陆佗气得没法,只得转头向皇帝一跪。
这一跪,太子党的人都站不住了,齐刷刷跪了一排,七嘴八舌,便开始说另一边的不是。
另一列大皇子党又唰地跪在一处,有喊冤的,有对骂的,大殿上立刻吵成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