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有更大的阴谋?
一个小时转眼过去,对面楼上亮灯的人家所剩无几,李燕还没有回来的迹象,夏阳觉得这么等下去不是办法,把资料装进文件袋中离开了李燕的家。
路上,夏阳再次拨通德叔的手机,告诉他自己在李燕家拿到了孙教授准备的资料。德叔表示如果夏阳愿意交给他,他可以给予夏阳任何奖励。
夏阳嗤之以鼻,告诉他在搞清楚事情真相之前,这份材料都得留着,但是可以先把上面的大概内容说给他听。
他随后开始念,德叔起初听得很认真,后面就有点心不在焉,直到夏阳念完,他竟然笑出了声。
德叔道:“我丝毫没有对孙教授不敬的意思,但这种勒索理由只有他那种不谙世事的老学究能想得出来。海天地产再不济也是正规公司,我们每开发一处地皮,都要复杂的审批手续,地质条件就是其中之一。那个海蚀洞的存在我们早就知道,并且由专业地质工程团队进行过评估,按照预测,它失去应力至少需要三百年,对近期绝无影响。而且,就是因为考虑到它的存在,海天地产修改了海贝新区的开发方案,把覆盖洞穴的赛车场改造成了居民广场,把低风险降为零风险。呵呵,我估计是李燕明白这一点,觉得资料没什么用,所以才没有跟我联系,你也放心好了,我们这种公司是绝不会因为低级失误给自己造成不良影响的。”
听得出,德叔也曾怀疑李燕要用资料做文章,现在却不这么想了。那么真是孙教授和夏歌多虑了吗?
夏阳迟迟不语,在路灯下阅读资料上的数据,他不太懂,但按照德叔的提示,用孙教授标注出来的海蚀洞的体积和扩张速度推算,感觉的确不是短时间内能发生坍塌的。
德叔“喂”了几声,不见回应,只好挂断电话,夏阳也没再打回去。一种挫败感将他笼罩。
步行回去的路上,夏阳反复思量把李燕列为嫌疑人的过程,渐渐意识到李燕只是跟他们撒谎孙教授的案情、隐瞒孙教授不能喝酒的事实,并拿走了孙教授的资料,其他的都只是他为了快点找到夏歌而进行的猜想,没有一丁点实锤的证据。他忘了自己在哪本刑侦小说里看过,破案最忌讳的就是先设定结果再进行想象,一旦进入这个误区,很可能造成冤假错案,因为人的思维是绝对主观的,先入为主后,会自我欺骗似地放大事物之间的联系。
那么他真是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吗?还是忽略了什么细节?如果是李燕做的,她至少得先确定资料的价值才会对孙教授下手,而不是用一条人命换一份毫无价值的资料;如果不是她做的,她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