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鸣曲》所传达的意境和感情。
低沉的琴音与缓慢的节奏夹杂着淡淡的忧郁,仿佛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湖面,镜头给到萧恪脸部的特写,他长长的睫毛在灯光的辉映下细微颤抖着,陶醉的眼底泛起晶莹的泪光。
就在观众们被这样悲伤的情感带动时,转而进入了轻快的第二乐章。萧恪手指下的键音轻盈无比,但仍然掩盖不住隐约的焦虑和紧张感。
短暂的反差之后,是情绪的高潮——愤怒、狂暴、决绝,快速的音符、激烈的和弦和戏剧性的变化,那都是萧恪极度的挣扎和不安的具象化,他仿佛将自己二十六年的人生全然融入到了每一个音节之中,他的痛苦、他的无可奈何,倾注在音乐的情境里被淋漓尽致地演绎。
那种复杂而深邃的情感激起了听众们的共鸣,一曲终了,现场静默无比,几秒钟后才迎来雷鸣般的掌声与喝彩,在万众瞩目之中,萧恪安静在坐在钢琴前许久,那一刻,他的灵魂不属于自己的躯壳。
导播切到了分舞台,萧恪表演的节选也就此结束。
余笙抱着手机,画面里又开始从头播放萧恪的钢琴演奏,她沉浸其中,一时没能回过神来。
萧恪的演奏有一种柔美的力量感与悠远的故事感,她不知道那是不是自己的错觉——萧恪比她想象得还要心事重重,他仿佛在求助,在挣脱。
为了不让自己继续胡思乱想,余笙干脆退出这个视频,找来了萧恪的后台采访,想听听看他自己对表演的解读以及元宵节送给大家的祝福。
只是后台的那段访谈感觉很匆忙,萧恪的回答有些心不在焉,注意力也没完全集中在镜头前,似乎想要尽快离开……难道是为了在零点前赶回家陪自己过生日吗?
【主持人】听说萧恪你本来准备的只是一首合作曲,为什么临时改成了钢琴独奏?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吗?
【萧恪】只是想借这个机会,满足一个小小的生日愿望。
【主持人】生日愿望?难道萧恪你在隔空示爱吗?(笑)
“吃饭了。”
萧恪的声音冷不丁从身后传来,心虚的余笙吓得直接丢掉了手机,又不知道溜着哪个缝摔到了地上,传来响亮的咚咚声。
余笙狼狈地从地毯上爬起来,正见着萧恪手里端着两道菜站在沙发后边,身上还围着余笙的卡通围裙。
“看来你更需要的生日礼物,是一只新手机。”
“……”一点都不好笑好不好!
“你想在茶几上吃吗?”
“这里更方便看电视吧,元宵晚会还没结束呢,还能赶上个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