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
不过太后并没有问,只是呵呵一笑,又说起了别的话题。
纪襄松了口气。
临近午膳,太后留纪襄在宫里小住两日。她自然一口答应下来。
章太后便命人去纪家传话。易氏在家里得知长秋殿的宫人来了,大惊失色,心怦怦直跳,生怕纪襄在太后面前添油加醋,哭诉告状。
还未来得及后悔,就听宫人说太后是留下了纪襄住几日,又赏赐了易氏一盒宫制珠花。
易氏谢了恩,一颗心彻底放下时,对这个原配所出的女儿,不知不觉多了几分轻蔑。
果然,如广康伯所说,纪襄的性格是不会去告状的。
她转念一想,她是继母,她是不喜欢这个原配女儿,可她从来没有当面骂过纪襄,更没动过她一根手指头。即使纪襄真去告状,又能说什么呢?
哭纪家不给她零花银子?
易氏觉得自己也是有理由的,谁让纪家就是家道中落,供不起纪襄了。
而纪襄在宫里多年,若是手里一点银钱都没存下来,宣扬出去,别人嘲笑没本事的是纪襄!
至少,她还给纪襄饭吃,也没插手管过她院子里的事。
这般想定,她心安理得地将珠花藏好。
被易氏琢磨许久的纪襄,正在长秋殿里陪着太后用午膳。
午膳罢,太后服了一丸丹药,沉沉入睡。
“丹药?”纪襄惊讶地反问,嘴唇微张,看着来和她叙话的唐嬷嬷。
二人坐在纪襄的卧房内,唐嬷嬷点了点头,道:“其实娘娘这几年夜里的睡眠,都不太安稳。近日陛下来长秋殿时,赠了一瓶丹药,不曾想效果竟是如此好。因着此物,娘娘心情也舒畅不少。”
纪襄压低了声音,迟疑地问道:“这种东西长期服用,可会有什么不妥?”
“陛下命许多人试药过的,陛下也在服用,能有什么不妥?”唐嬷嬷不以为然。
她们闲话几句,唐嬷嬷见纪襄有些心思不宁,便也告辞了。
纪襄喊住她,问她太后大概会睡多久?
知道了大约是一个时辰,纪襄准备去藏书楼昭文楼一趟。碧梧在和相熟的宫女说话,她没有再找人和她一道去,兀自出去了。
已是暮春初夏时节,一月前还繁茂琼英的杏花树梨花树都已经谢了春红。一路上,若有若无的芰荷香气,清淡怡人。
午后正是最热的时分,纪襄出来时忘记拿伞,又懒怠折返去拿,干脆一路快走到了昭文楼。
此地往来的人一向都很少,十分幽静。守门的小内监坐在门旁,一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