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想必还记得史书上的记载,前朝那位贤明的君主,曾特意派遣使者前往西月国,在那里开设榷场互通往来。”
“正是通过这个榷场,前朝得以从西月国习得精湛的牧马之术,后来国内战马日益精良,骑兵也变得骁勇善战,成为一时佳话。”
说到这里,他又垂下头去,语气里添了几分恳切……
“我乌托国百姓日子过得艰难,常年受困于贫瘠,不少人至今仍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
“若是能蒙陛下恩准,在大魏境内开设榷场,与大魏互通有无,乌托国的百姓便能借此稍稍改善生计。”
“而且陛下放心,榷场每年所得的收成,我乌托国愿意分出五成,悉数献给陛下,以表敬意。”
要说先前那些奉承的话,顶多是让文宣帝听着顺耳,心里舒坦些,却还远远没到能让他真正动心的地步。
可玛宁布最后说出口的那句话,却像一把精准的钥匙,恰好插进了这位帝王深藏的心思里。
这几年国库本就空虚,撑得十分勉强,偏赶上华原与润都那场大战,更是像流水一样耗去了不计其数的银两。
谁都知道,养着一支军队最是费钱,粮草、军械、军饷,哪一样都得用银子堆起来。
文宣帝先前会点头应下乌托国的求和,固然有他打心底里不喜欢征战杀伐的缘故,但更深一层的缘由,其实还是这囊中羞涩的窘迫。
国库实在经不起再一场仗的折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