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高晞月,她当时就在场,虽有幸灾乐祸之嫌,却没有任何推搡的举动,根本定不了她的罪。
这件事,最终只能以“仪贵人福薄”和惩治了几个“伺候不力”的奴才而告终。
然而,富察褚英却知道,这只是第一步。
她派人暗中散播流言,说仪贵人小产,皆因皇后娘娘送去的补品太过,虚不受补所致。又说,皇后是为了将孩子抱到自己名下,才如此心急,反而害了孩子。
这些流言,悄无声息地传遍了后宫,也传到了弘历的耳朵里。
弘历本就因“贵子论”一事对皇后心存不满,此刻听闻流言,再联想到黄琦莹小产后,皇后那过于急切和痛心的表现,心中也不免生出了疑窦。
他开始怀疑,是不是皇后为了再次得到一个健康的“嫡子”,逼得太紧,才导致了这场悲剧。
而压垮帝后之间最后一丝信任的稻草,是永琏的死。
黄琦莹小产后,富察琅嬅大受打击,她将所有的希望和恐惧,都加倍地倾注到了儿子永琏身上。
她觉得,只有永琏平安长大,登上太子之位,她和富察家的荣耀才能得以保全。
她完全无视了弘历的劝告和太医的嘱咐,逼着本就患有哮喘、体弱多病的永琏,不分寒暑、日夜不休地苦读。
永琏稍有懈怠,她便声色俱厉地斥责,说他若不努力,将来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如何与他那“心机深沉”的长兄相争。
永琏在一个又一个被功课和压力填满的日夜里,身子迅速垮了下去。
乾隆四年冬,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永琏在书房背书时,突发哮喘,这一次,他没能再喘过气来。
当宫人发现时,他小小的身子已经冰冷僵硬。
弘历赶到长春宫时,看到的是他最心爱的嫡子冰冷的尸身,和一旁哭得几近崩溃的富察琅嬅。
那一刻,弘历心中所有的爱意、怜惜和忍耐,都化为了滔天的愤怒和失望。
他看着富察琅嬅,眼神冰冷得像殿外的风雪:
弘历皇后!你看看你做的好事!是你!是你亲手逼死了永琏!朕的儿子,是被你这个额娘,活活逼死的!
富察琅嬅不是的……皇上,臣妾不是故意的……臣妾只是想让他成才……
富察琅嬅语无伦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