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没散尽,柳清照抱着书匣往学堂走,袖子上还沾着东仓米账的灰。
她今天走得比平时快——昨夜窗外有人、赵景云包里的青莲印,还有张夫子欲言又止的样子,像三根针扎在她脖子上。
推开木门,一股墨香混着炭灰味扑面而来。
她一扫自己的课桌,脚步就停了。
桌上用粗炭笔画了一幅画:戴斗笠的人踩着高跷,歪歪扭扭写着“假高人装腔作势!”几个字,炭粉掉在《大学》课本上,像撒了煤渣。
“林兄来得早啊。”
后排传来带刺的声音。
柳清照抬头,正对上张世杰似笑非笑的眼神。
他穿着月白绸衫,腰间玉坠晃得人眼花——昨天刚得的新玩意,今天非要显摆。
她没搭理,先掏出帕子擦课本上的炭粉。
手指碰到漫画边缘,粗糙得像砂纸——张世杰这炭笔功夫,估计昨晚在灶房练到半夜。
“这画挺有意思。”她突然开口,目光扫过几个缩脖子的同学,“谁画的?是不是说我前天讲《论语》时站石墩的事?”
几个同学憋笑,咳嗽起来。
张世杰的笑容僵住了——他本想讽刺她装高人,结果被她一句话揭穿。
“叮——”
上课铃响了。
周先生拿着《孙子兵法》走进来,胡须被风吹得飘起来。
柳清照刚坐下,张世杰直起腰,敲了两下桌子——这是他们昨晚约好的信号。
“今天我们讲‘围魏救赵’。”周先生翻开书,“张世杰,你来说说出处。”
张世杰立刻站起来:“回先生,出自《战国策》,是田忌的计策。”
“对!就是田忌!”
“我也听过这个说法!”
几个同学跟着喊。
柳清照低头看指甲——她早就猜到这一招。
张世杰昨晚翻了整晚的杂书,专门找野史里的错处记下来,就等着当众“纠正”她。
“林昭,你有不同意见吗?”周先生突然问她。
柳清照站起来,轻轻点了点《史记》:“学生觉得,‘围魏救赵’其实是《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里的故事。当年魏国攻赵,齐国派田忌去救,孙膑建议攻打大梁,逼庞涓撤军,解了邯郸之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