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重点,在于驳斥“妖言惑众”、“蔑视官威”的构陷。他引经据典,从《周礼》论及医官职责,从《黄帝内经》讲到医者仁心,从《论语》阐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理。他痛陈地方官吏不察民意、听信谗言、构陷良医的恶行,字字泣血,句句诛心!
顾砚书陛下!苏静姝一介女流,以医术济世活人,何罪之有?
顾砚书金针之术,源远流长,载于《灵枢》,岂是妖邪?
顾砚书地方有司,不体恤民瘼,反因一己之私,构陷忠良,此乃败坏朝纲,动摇国本之举!
顾砚书长此以往,医者寒心,百姓何辜?
顾砚书天下仁心仁术之士,谁还敢悬壶济世?!
他声音激越,因情绪激动和体力不支而剧烈咳嗽起来,嘴角甚至溢出一丝鲜红,点点落在金殿光洁的地砖上,触目惊心!
满朝文武,鸦雀无声。连那位阁老,也被他引经据典、正气凛然的辩驳和这惨烈决绝的姿态所震慑。
顾砚书以袖掩唇,强压下翻涌的气血,最后重重叩首,额头撞击金砖,发出沉闷的声响
顾砚书臣,顾砚书,愿以残躯性命,担保苏静姝清白!
顾砚书若陛下不信,臣……唯死以证!
他抬起头,目光坦荡无畏地直视着龙椅上的帝王。
那一刻,他单薄的身体仿佛爆发出撼动山岳的力量。不是为了功名利禄,不是为了儿女私情,而是为了一个“理”字,为了他心中坚守的道义与清白!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飞回云州。
当苏静姝得知顾砚书在金殿上咳血陈情、以命相搏的场景时,她正在静思斋内,对着那碗早已凉透的药。
“砰啷!”
一声脆响,她手中的药碗脱手跌落,摔得粉碎。
深褐色的药汁溅湿了她的裙裾,也仿佛溅入了她冰封的心湖深处。
她僵立在原地,一动不动。
脑海中,不受控制地浮现出那个病弱的身影:他在雨中书院初遇时的温和浅笑。他在病榻上忍受施针的痛苦却依旧清亮的眼神。他处理柳依依、张生风波时的从容智慧。他在她深夜冒雨抢救时,那依赖而复杂的目光。他在府衙前为她据理力争的凛然正气。他临行前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