乎融在昏暗的光线里。他靠在冰冷的金属支架上,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线条紧绷的下颌。他刻意避开了所有工作人员的视线,也避开了舞台上可能扫过来的目光。
当丁程鑫走上舞台的那一刻,他的呼吸似乎停滞了一瞬。那个在别墅音乐角里需要他“逼”着才肯上台的男孩,此刻独自站在聚光灯下,身影单薄却挺直,像一株在风中坚韧生长的小树。灯光勾勒出他专注的侧脸,带着一种马嘉祺从未见过的、近乎圣洁的光芒。
《微光》响起时,马嘉祺的手指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那首歌的旋律和歌词,曾是他疲惫时不经意寻找的慰藉。如今在现场听到,感受更加复杂。丁程鑫的声音透过专业音响传来,清亮而充满情感,比他记忆中在别墅里听到的更加有力量。他看着台下观众沉浸其中的反应,眼神幽暗难辨。
而当《街灯》的前奏响起,丁程鑫唱出那句“没有指引的星光,脚步也要向前”时,马嘉祺的身体几不可察地绷紧了。歌词里的孤独感和那份倔强的坚持,像一根细针,猝不及防地刺破了他用冷漠筑起的围墙,直直扎进他刻意忽略的心底。
他看到了丁程鑫演唱时紧闭双眼、眉头微蹙的模样,看到了他指尖用力拨弦时手背上微微凸起的青筋,看到了他歌声里喷薄而出的、不加掩饰的情绪——那里面有委屈,有迷茫,但更多的是一种近乎悲壮的、独自前行的决心。
马嘉祺藏在帽檐阴影下的眼神剧烈地波动着。那本乐谱带来的暴怒和恐慌似乎被这穿透力极强的歌声冲淡了些许,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更复杂的情绪。是震惊?是欣赏?还是…一丝难以言喻的心疼?
他想起丁程鑫在天台上独自练习的身影,想起那份措辞清晰、要求沟通版权归属的邮件回复,想起他拉着行李箱离开别墅时沉默的背影…原来,在他看不见的地方,在他用冰冷协议和换锁驱逐对方的时候,这个曾经依赖他庇护的男孩,正以一种他未曾预料的速度和姿态,独自成长着,用他的音乐发出如此明亮而倔强的声音。
《街灯》的最后一句歌词在空气中消散:
> 「当黎明刺破黑夜,
> 街灯终将熄灭,
> 而脚步的回响,
> 会证明我来过这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