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鑫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马嘉祺的助理发来的邮件。标题很官方:「关于启明星科技场地内创作音乐作品版权归属及保密事宜协议」。
丁程鑫的心猛地一沉,点开附件。协议条款清晰而冰冷,核心内容是:丁程鑫在启明星别墅(尤其是音乐角)创作的所有音乐作品,包括旋律、歌词、编曲创意等,其完整版权及相关衍生权利,自协议签署之日起,无条件归属启明星科技所有。丁程鑫仅保留署名权,并需对在启明星期间接触到的任何未公开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商业、个人隐私等)承担永久保密义务。违约将面临巨额赔偿。
邮件正文只有一行公式化的文字:「请丁先生查阅附件协议,如无异议,请打印签署后扫描发回。如有疑问,请联系我。」
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没有一个字来自马嘉祺本人。这份协议像一纸冰冷的判决书,彻底划清了界限,将他曾经在那个“家”里流淌出的音符,都打上了启明星的标签。它无声地宣告着马嘉祺的态度:信任已崩塌,过往温情脉脉的合作不复存在,只剩下冷硬的商业规则和风险规避。
丁程鑫盯着屏幕,指尖冰凉。委屈吗?愤怒吗?都有。他理解马嘉祺对自身隐私和商业信息保护的敏感,尤其是在乐谱事件之后。但这协议…几乎否定了他在音乐角所有创作的个人价值,将它们视为依附于启明星场地的“产物”。
他紧紧抿着唇,胸口堵得发慌。良久,他深吸一口气,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回复了邮件:
「协议已收到。关于版权归属条款,本人持有异议。在音乐角创作的作品,灵感源于个人经历与情感,与启明星科技业务无直接关联。本人同意签署保密条款部分,但版权归属需重新商定。请转告马总,希望能就此事进行沟通。谢谢。」
他没有直接拒绝,也没有软弱地接受。他提出了异议,并要求沟通。这是他为自己音乐主权迈出的第一步。发完邮件,他合上电脑,走到狭小的窗边,望着外面灰蒙蒙的城市天际线。他知道,这份异议很可能石沉大海,马嘉祺未必会见他。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表达了立场。他的音乐,不能就这样被轻易定义和夺走。
启明星总裁办公室。
马嘉祺靠在宽大的椅背里,电脑屏幕上正是助理转发的丁程鑫的邮件回复。他面无表情地看着那句“版权归属需重新商定”和“希望能就此事进行沟通”,眼神幽深难辨。
助理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问:“马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