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万善带着证明正式到江城党校报到,得到一个红本学员证。
党校学员证(网图)
报到后与贺棠沟通,三个月学习毕业后腊月订日子,马年元宵节后结婚。
贺棠要和父母商量一下,下周日万善等她的回信儿。
江城市委党校恢复后,第一次组织初级党校短期学习训练班,也是给接下来省委党校的高级干部轮训做示范。
新中国成立后初步形成了包括高级、中级、初级党校,党训班、城市夜党校以及业余党校在内的党校体系。
1954年12月,中·央制定《关于轮训全党高中级干部和调整党校的计划》。计划明确规定,中级党校的任务,是轮训地委委员、县委正副书记、县长以及相当于这一级的干部,学期五个月。
初级党校由省、市委自办,负责轮训区委书记、副书记、区长及相当于这一级别的干部。
1957年,上级决定撤销中级党校,改为省市委党校,以中央、省、地、县四级党校为布局。
万善这次参加的是江城市委党校设立的短期初级训练班,吸收不够入党校条件的干部和党校训练对象中不及初中文化程度的干部,主要对他们进行当前任务、方针、政策的教育。
按常理说,万善不够初级党校培训资格的,靠着优异表现勉强进入初级短期训练班,报到的时候优秀工作者学员也没几个。
头一个难题,食宿。
为了给外来培训人员安排住宿,号召江城本地学员白天学习,晚上回家住宿,每周日照常休息一天。
中午统一在党校食堂就餐,本地学员早晚自行解决。
24日,周一,开学。
学习内容设3种课程:
即理论常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等基础知识,
政治常识——包括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的重要政策与决议,
党的基本知识——包括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
按各班不同的要求,增加与其业务有关的党的政策、重大决定的学习,各班在学习各种理论课程中,选择与其业务有关的基本理论深入钻研。
万善穿着前年的棉袄棉裤过来了,脚上踩着灯芯绒棉鞋,里面塞的兔绒,主打一个和光同尘。有几个穿呢子、羊绒大衣的江城年轻人,新手表大皮靴,打扮的像一只只孔雀。
老棉鞋(网图)
这群狗肚子装不了二两香油,外表华丽人轻浮,到党校学习跟选美似的,太年轻。
坐万善旁边络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