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仓房一层是农具和几口大缸,二层放粮食。
挪开大缸旁边的木板,梁成抽出胳膊长的盒子,掸掉上面的灰,交给万善。
打开是一根棍子和一本书,梁成拿起棍子摁机关拔出短刃,寒光闪闪。
“藏刀棍,平时当棍子用,关键时候拔出来能救命。”
万善拿在手里摆弄几下,拿起书封面五个字:分筋错骨手。
“姥爷,还有啥好宝贝都拿出来我瞧瞧,反正你也用不上。”
“大炼钢时候全特么捐了,哪儿来的宝贝,就这藏刀棍还是我觉得好玩才留下的,拿去玩吧。”
万善翻了几下,随口问道:“没别的了?你这好东西没啥惊喜啊。”
“这分筋错骨手可不是江湖那些普通擒拿功夫,非常歹毒,狠一点当场变残废,收点劲儿能疼几个月。”
“姥爷,现在都拿枪,解放前你杀鬼子伪军啥的没留点?”
“你敢在江城开枪啊?那破枪冬天打个兔子还行,没啥大用,原来有个掌心雷袖珍手枪,被上级要走了。”
梁成挥挥手,领着万善出来,“如今也没前几年那么乱了,安生点吧,武器给你防身的,你别给我惹事儿。”
梁家以前走镖的,火车一通,小镖局七零八落解散,拖家带口闯关东。正赶上关外人口暴增时期,1897年全面开禁,人口从700多万到1910年增至1700万。
山海关外毛熊和扶桑你来我往,到处军阀、草莽和胡子。梁家老祖一看不安全,朝不保夕的,继续朝北走,最后落户五河村。
梁成继承了本事,也走通了江湖,若不是父亲不许他瞎折腾,也许就做了刀客。
学会用枪跟着部队打仗,解放后卸甲归田,种地养孩子。靠着从军的资历,躲过一场场运动,可惜老伴没福气,前些年去世也没享到福。
回到前院,八岁的梁文远和六岁的梁喜鹊挽着裤腿,衣服湿漉漉跑回来,“奶,我们捞鱼回来了。”
董玉华拿盆接着,“整不老少呢,你俩捞这么多呢?”
梁喜鹊眼珠黑又圆,“拿水果糖让嘎子他们帮的忙。”
梁文远露一嘴白牙,“荃姑姑。”
万荃掏出奶糖一人两块,梁喜鹊很激动,五河村多少小孩子都没见过奶糖呢。
“表姑,给我的?”
“你表叔给你们买的,你奶收起来了。”
梁喜鹊看到梁成和万善,“太爷爷,善叔,我捞了小鱼,中午咱们吃鱼酱。”
“行。”
万善摸小丫头脑瓜,这黑又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