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日后有需要扒墙拆房的活,一定过来找你。”
虽然没有揽到活,但对方说的话却叫人心里舒坦。
哪像那些大户人家的管事,说起话来吆五喝六,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说到底还不是奴才,也不知他们哪里来的优越感。
“你说的是赵家庄李大叔父子吧!他们好像刚去茅房了,应该马上就回来了。”
汉子话音刚落,就见一老一少,从矮墙后面走了过来。
连忙喊了句,“李大叔回来了,这边有人找您。”
听到汉子说有人找他们,父子俩立马快步来到近前,“贤侄,不知是谁找我们?”
“是我想找您帮忙砌几个灶台,不知大叔可有时间?”
只见老汉已经两鬓斑白,看上去五十岁左右,儿子要年轻一些,估计比自己也大不了几岁。
确实如摊主所言,看父子面相就知都是憨厚之人。
把活交给这样的人去做,绝对踏实放心。
“有,有,当然有空了,只要您信得过我们父子的手艺就成。”
父子二人已经两日没接到活了,想到家中每日念叨着要去学堂读书的孙子,李老汉就心存愧疚。
若不是老婆子一场大病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何至于为小孙子的束脩而发愁。
这会听到有人找自己修灶台,父子俩甭提多高兴了,立马点头同意了。
随后便与陈家旺说了砌灶台的价格,普通灶台是六十文。
像这种三连灶台,砌起来既麻烦又费时,所以相对来说,价格要高一些,得二百文工钱。
小夫妻俩觉得这个价格可以接受,便让李家父子与他们去铺中瞧瞧,若是今日能砌上再好不过。
李家父子没有丝毫犹豫,带上工具,就跟随一家四口出了草市。
“这孩子长得可真俊俏,你们夫妻俩是个有福的。”
趁陈家旺去取驴车的间隙,李老汉望着两个小家伙一脸羡慕之色。
家中虽然已有三个孙子两个孙女,但却没有一人比得过眼前的兄妹俩。
也不知小夫妻俩运气咋那么好,竟然得了一对双生子儿女。
看出李老汉是真心喜欢两个孩子,小溪也不介意与他多说几句。
“嗯!对于我们夫妻俩来说,两个孩子能平安降生,就是最大的福气,所以您说这话我不反驳。”
闻言李老汉也觉得有道理,怀双生子的妇人不是没有,但能平安生产的又有几个呢!
不是一失三命,就是孩子虽然生下来了,但却从此没了娘亲。
而李老汉的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