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到午后,尸体倒伏无数, 鞑靼进攻的脚步, 却完全停滞下来。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京城的计划被破坏了,时间拖得越久越不好,这是大周的地盘,对方不是没有精兵悍将, 一旦被合围,大亏就吃定了。
鞑靼统帅胡和鲁当机立断,立即命中军与后军原地掉头,往回折返。
由于京城特殊的地缘环境,它往东北西三个方向的道路并不多,鞑靼原先走的是最近一条,可惜如今被阻,他们只从为数不多的另外两三条路,挑一条还算合适的绕过去。
好在这地形环境不仅局限了他们,也局限了大周,这绕道虽远了不少,但张为胜大军却也难及时阻截。
京城怕是一时半会够不上了,但只要赶在对方增援大军赶到,包围圈合成之前突出,抵达平坦开阔的地方,他们便算成功了一半。
鞑靼铁骑并非浪得虚名,只要能施展开来,胜算便有了。至于沿途补给,京畿之地,不是有无数富庶村镇吗?
鞑靼能想到的事情,高煦当然不会不懂,因此他的首要任务,就是拦截并合围住这些敌军。
尽数剿灭可能性不大,敌军败退,逼他们原路撤回,才是上策。
高煦接了圣旨后,第一时间传信辽东、宣府两座要塞,立即分一半兵马驰援,再连同大宁、永平等地的班军,围堵鞑靼大军,绝不让敌方突围南下。
教令非常及时,接令的驻军反应迅速,陆续抵达指定地点,效果是显著的,大合围圈及时形成。
缺口堵住了,五六处激战起,现在正在慢慢收缩合围圈。
“鞑靼大军虽受困于地形,但他们悍勇不容小觑,即便遭遇打击,最多也就退回蓟州罢了。”
蓟州仍在鞑靼手里,他们兵力充足,真到了万不得已之时,大不了,就退回去。
预期目的已达到,战况也受到控制,京城之危暂时解了,但高煦依旧剑眉微蹙,“下一步,我们该夺回蓟州。”
现在这个合围战役,己方是主场,补给源源不断,而对方则刚好相反,胜利是必然的。
只可惜,蓟州这等要塞,鞑靼并没有抢掠一番就走,而是留作据点,剩了几万兵马守着。
鞑靼兵多将广,实力是有的,一旦见势不好,他们退回蓟州,就能暂作休整。
蓟州城高池深,里面粮草不少,在己方手里当然大大的好,只是一旦落入敌军手里,就成了一块硬骨头了。
大周这边若不想攻城损伤太大,只能采用围困策略。
但是问题在于,围也不是那么好围的。
鞑